【社論】改革刻不容緩 通識科究竟出了什麽問題?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港獨思想滲透校園」之說近來甚囂塵上,社會極為關注;上至中聯辦、特首、教育局長,下至校董、學會均發表措辭嚴厲之聲明,警告不可讓「港獨」主張入侵校園。其實,只要「通識科」仍存在於學制內,師生於校內就難以避免討論「港獨」。這跟通識科的課程設計和內容有關。

通識科自2009年成為高中必修科,至今已逾34萬人次應考,首屆考生亦已大學畢業。通識科部分單元涉及本土政治,輿論多認為它對促進青少年參與政治是一個起作用的因素。必須明言,通識科有助學生培養獨立、審慎思考的能力,有存在必要。特別在當今網絡時代,學生易受社會、特別是網上輿論影響,朋輩亦易透過社交網絡與通訊軟件相互影響。通識科的作用,可助學生明辨是非,抵抗包括「港獨」在內的含混思想和社會歪風。因此,我們並不贊同取消此科。

教育局希望通識科教師「勿將社會上一些政治性爭議帶入學校課程發展」。可是,依現時的課程設計,通識課程是有存在一些問題,應該注意。例如,在通識科的「今日香港」單元,指明課程須論及「香港人身分」議題。通識課程既有這樣編排,在今天的香港,便很難做到師生避免於校園內討論到「港獨」問題。教育局官員的願望,反映了他們與通識科教與學的現實脫節。

社會人士對於「港獨」滲入校園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要求檢討通識科的課程;而「港獨」議題的出現,更令課程改革迫在眉睫。現時社會輿論、特別是譴責課程的聲音,多把問題歸咎到教師。例如,認為部分教師採用的教材未能準確反映時事,而且其論述偏頗,未能正確引導學生。

通識科的設計和傳統的學科有別;前者旨在讓學生貫通不同學科知識,將知識與時代及國族認識結合。這一科的課程要求教師客觀而全面地呈現議題持份者的各種意見;但這只是理想。傳授知識,首重「傳道」,然後才是「授業、解惑」;教師難以避免同時宣揚個人理念、價值觀,乃至政治立場。特別現時社會於政治議題上壁壘分明,教師未必可以在泛政治化下的環境中持平教學,反而滲入強烈個人見解,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政治理念與價值觀灌輸予學生。

追本溯源,通識科要真正發揮功能,不能單單改革它的課程、教材和教學法,它與其他科目的關係也需要有機建立。通識科只是教授思考方法,它的學科內容需要其他科目的支援。例如,它未有和中國歷史科有機結合,結果令學生對中國歷史認知不足。回歸前,港英殖民地政府不希望學生多讀中國歷史,是自然之事。教育署1997年編訂的《中國歷史科課程綱要:中一至中三》仍未規定初中必修中國歷史。教育政策學者黃庭康在《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華文學校政治》一書指出,根據香港殖民時代的課程文件,英殖政府曾花費很大氣力將「中國」從香港的課程「去脈絡化」(去除香港人的民族意識)。香港自九七回歸後已非殖民地,但問題至今一直未有徹底解決。

其實,早在2009年9月推行通識科前,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已經有委員指出,新高中課程的設計對本港學生認識祖國影響深遠,因此建議把中國歷史列為新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但政府對此一直未有正面回應。

迄至去年2月,教育局長吳克儉回應教育事務委員會質詢時,仍然在說:「在新學制下,即使沒有選修中史,所有高中學生在通識教育科都必須學習相關的單元和基礎知識,如中國傳統文化、現代中國等。」這完全是顛倒本末輕重,須知片面認知比無知更為危險。通識原意在於啟蒙,但若然所教均為碎片化內容,則難起啟蒙作用,更無助於建立具備民智的民主和公民社會。我們不能用「通識包含中史」來合理化中史教育不足的弊端,以碎片化的歷史知識看待「現代中國」、或「今日香港」。

現行中史教育,可分為兩階段。初中和高中。高中階段,由中學七年制年代中史已非必修科目;亦可說中史從來不是高中必修科。現時只有大約十分之一新高中課程考生選修中史;換言之,大部分學生都是在欠缺中史科支援下學習通識。論者或說,初中也有中史科,毋須於高中修讀。但在現實教育上,發生的又是另一種情況。

不少社會人士誤以為現時中國歷史並非初中必修內容。而其實,據課程發展議會在2001年編訂的《學會學習》課程指引,已要求所有初中學生必須學習中國歷史及文化。可惜,現時有超過一成中學因教時編配問題,沒有將中史定為獨立科目,只以綜合人文科等方式教授。而初中以斷代史方式教授中史,中二教授隋唐宋元明史之時,絕不會考核中一所教授的先秦、秦漢史,這令學生沒有動機重溫中一所學。到中三時,也沒有動機重溫中一、中二所學。據前線教育工作者所言,學生升讀高中後,中史知識普遍下降,初中中史教育欠缺成效。也就是說,學生普遍在缺乏中史知識下,學習通識科的中國議題。

教育局也意識到中史教學的問題,長期與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專家尋求解決方案;但遠水不能救近火,如何加強高中生的中史知識,實為迫切問題。不少社會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認為應在高中規定必修中史。現時高中課程已有四科核心科目,不可能再加。但加強高中生的中史知識又是必需,所以,高中課程中應把中國歷史科定為必修科,但毋須考試,以協助學生溫故知新。上課時節亦毋須過多,一周兩節已可。課程可以趣味內容為主,再由教師引導討論,以客觀認知史實。

但只讀歷史亦非靈丹妙藥。一方面,香港的中國歷史課程一直都「頭重尾輕」,絕少着墨於清末以來的現代中國歷史發展,課程內容難以與現實掛鈎。另一方面,現時的中史科只重視政治史,往往給予學生「中國史黑暗紛亂」的錯誤觀感; 學生未能從中體會中國文化之美。雖然通識科列「中國文化遺產」為必修單元,但其佔課程整體篇幅極少,成效成疑。因此,中文科中國文化部分的比重亦須檢討。現時的中國語文科,雖仍將文化內容列入課程之內,但在九大範疇(聆聽、說話、閱讀、寫作、文化、品德、文學、自學、思維)中只佔一席;在公開考試,更少有觸及深刻的中國文化議題。雖然政府在去年將十二篇文言範文加入新高中課程,並列為2017年文憑試中文科考核範圍,算是改革課程開端。但改革力度不足,課程整體仍重語文而輕文化,遠遠不及高考年代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兩者並重。

新高中中文科的課堂早已異化成考卷操練,若中文科不作檢討,中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只會每況愈下。所以,中文科應棄用「以學習外文方式教導中文」的模式,刪除食之無味的「聆聽及綜合卷」、「說話卷」,恢復中國文化卷,讓學生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入的反思。

互聯網社會中,資訊無所不在,校園、課室已不是學生接收資訊的唯一場所。要讓學生免受「港獨」思想影響,最重要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慎思明辨的能力;如果能在中史和中國文化學科知識上更好地支援學生,讓學生能在穩固的歷史和文化認知基礎上思考香港前途和中港關係等問題,又何懼港獨思潮入侵校園?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