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滯港】學廣東話 創NGO助難民 高學歷尋庇護者盼貢獻香港

撰文:彭愷欣
出版:更新:

Favour(化名)來自剛果,擁有大學學歷,在家鄉時是一名教師,在香港她是一名「尋求庇護者」,連「難民」也不是的Favour,以次於「難民」的非法身份在本港生活,等待成為「難民」,再被安排移居他國。在這等待的過程中,礙於其非法身份,不能在港工作,不能參與一切要確認身份證明的活動。為擺脫百無聊賴的生活,她組織婦女活動,教授他人;積極報讀不同課程,自我增值。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劉珮欣於學術研究中,發現不少庇護人士擁有高學歷,「佢哋真係可以貢獻到社會,貢獻到社區,佢地等緊一個機會移居他國,係佢地呢個等候過程,why not (為何不)接受下佢地?」

John 和 Favour 以「尋求庇護者」身份滯留於本港,生活了多年。(彭愷欣攝)

截止今年9月,根據入境處資料,本港有7,244宗尚待審核的「酷刑/免遣返聲請」,未正式獲準申請時,申請者以「尋求庇護者」(asylum seeker)的身份在本港生活,他們甚至連「難民」也不是,以次於「難民」的非法身份在本港生活,等待成為「難民」,再被安排移居他國。這一等可以是幾年,甚至幾十年,中間不能在港工作,不能參與一切要確認身份證明的活動。

衣、食、住、行的一切費用及物資,由政府及慈善團體(NGO)資助,對於不少「尋求庇護者」而言,生活有如坐監,但有高學歷的「尋求庇護者」不甘於過「除了吃便是睡」的生活,他們積極參加由不同NGO舉辦的課程,自我增值,或將來自不同國家的「尋求庇護者」組織起來,互相分享、討論知識,Favour(化名)便是一個例子。

訪問時正值聖誕前夕,兩人祝香港人節日快樂。(彭愷欣攝)

來自剛果的Favour,來港7年多了,擁有大學學歷,在家鄉是一名教師,在香港是一名「尋求庇護者」,就如每一個「尋求庇護者」來港後的經歷一樣,Favour過著沒有死線的等待生活,一等等了7年,等待入境處審批是否接納她的「免遣返申請」。

礙於「尋求庇護者」的非法身份,Favour說她不能工作,被限制了可參與的活動種類,「當我想工作或參與某些活動時,就會被視為犯法。」Favour認為,她雖然在港逗留了7年,但仍是個局外人,「我們是被歧視的一群,不容許「正式地融入」(not allow to integrate officially)社會。」Favour希望政府在提供資助的時候,讓他們能為香港社會貢獻更多,「I am ready to give what I have until I leave Hong Kong.」(在我離開香港之前,我已準備好為香港貢獻。)

面對生活上的種種的局限,Favour並沒有選擇百無聊賴的生活,反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組織來自不同國的婦女「尋求庇護者」,教她們照顧新生嬰兒、做衣服等,「我希望能將不同的尋求庇護者組織起來,大家互相分享、討論不同的知識。」

除了參與及組織婦女活動,Favour亦不忘自我增值,「不能工作讓我感到消極,那我就積極地參與不同的課程,例如IT課、廣東話課程等,我亦會做義工,幫忙籌辦不同的課程。」Favour稱,所學到的知識可用於他日移居到其他地方的新生活上。Favour希望政府及NGO能提供更多的有證書的課程給「尋求庇護者」,因證書有助他們離開香港後,展開新生活時尋找一份好的工作。

當我想工作或參與某些活動時,就會被視為犯法。我們是被歧視的一群,不容許「正式地融入」(not allow to integrate officially)社會。
尋求庇護者Favour(化名)
於本港滯留多年,兩人並不知道未來會被派往何處生活。(彭愷欣攝)

John(化名)來自巴基斯坦,伊斯蘭教是巴基斯坦的國教,John指自己因改信基督教而觸犯了法律,面對著死罪(Dead penalty),John逃離家鄉,轉輾來到香港成為「尋求庇護者」,一等便是11年,更在香港與同是「尋求庇護者」的妻子組織家庭,育有4名子女。John在家鄉時是個建築工人,來港後積極於教會活動,學習基本的廣東話,以擺脫百無聊賴的生活。相對Favour來說,John的生活更為艱巨,作為4個子女之父,John指政府及NGO的資助不夠,而自己又不能工作,生活貧困,連子女的校服及文具亦不能負擔,而在本港出生的子女雖能接受教育,但沒有身份證明。

現時,庇護人士每月有1,500元的住屋津貼,由政府直接將給業主,另有1,200元指定商戶的食物券,以及300元其他津貼。

平時港人一見到我就會習慣性掩鼻,再走遠一點,自從自己學會了一些廣東話後,問路時港人會放下偏見,識中文好好多。
尋求庇護者John(化名)

不同的膚色生活於異國,難免會遭受到他人的眼光,Favour和John都承認,自己曾被歧視過。Favour指自己不是一個罪犯,大眾的偏見卻總會視她為罪犯,她感覺到社會上有一部分人並不歡迎他們。而John則指日常生活中,港人一見到他會習慣性地掩鼻,再離他遠一點,自從自己學會了一些廣東話後,問路時港人會放下偏見,教他如何前往目的地,「識中文好好多。」

訪問當日正值聖誕節前夕,問及Favour和John的願望是什麼,他們都祝願香港人節日快樂。Favour指雖然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被派往哪裡生活,但希望政府不要將她遣返回國,而John則希望政府能帶給他好消息及好事情。

劉珮欣教授指庇護人士中,不乏高學歷、高質素的人士。(彭愷欣攝)

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劉珮欣於2016年1 月1 日至2017年12月31 日進行一項本港「尋求庇護者」的研究,在其25個研究對象中,有11個受訪者擁有高學歷,劉教授指接觸到的人士大多因家鄉戰亂而來港尋求庇護。劉教授指研究過程中發現「尋求庇護者」並非如主流社會認知般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他們會通過NGO來貢獻社會,分享知識給新來的庇護人士,教他們英文讓他們在香港生活較容易。同時,庇護人士會獲邀到學校演講,分享自己的經歷,令學生能有多元了解,「恐懼、不受歡迎,係來自日常生活所聽到嘅誤解,從而形成嘅排斥原因,演講令學生新一代知道香港有呢啲人,我哋唔好淨係以中國人的視覺去睇野,其實仲有非華裔人士有啲特別處境,令年輕一代有所掌握,某程度都係向世界接軌嘅一種貢獻。」

劉教授認為「尋求庇護者」中不乏有貢獻和高質素的人士,「佢哋真係可以貢獻到社會,貢獻到社區,佢地等緊一個機會移居他國,係佢地呢個等候過程,why not (為何不)接受下佢地?」劉教授表示政府及不同機構應互相合作,為庇護人士提供更多自我增值機會,讓他們覺得生活有希望,「不再局限於自己圈子,可以面向社區,到中學分享,呢個係雙贏,又可以帶畀學生國際視野,亦都令庇護人士有參與社區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