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拆屋後報價 裝修費17萬變79萬 海關拘3人

撰文:潘安奇
出版:更新:
就美容公司擅碌顧客卡購19萬服務,海關拘捕8女1男調查(資料圖片)

海關在修訂《商品說明條例》後,首次引「不良營商手法」拘捕裝修業界人士,包括兩名公司董事及一名職員,案件涉及有人在施工期間未經客人同意,追加新項目及新價單,令費用由最初報價的17萬增至79萬。

 

案件指出,投訴人於去年9月委托一間公司為其馬鞍山800呎單位裝修,包括翻新、拆牆及訂製傢俬,內容詳列於報價單的第1至9個項目中,不過,第10項「其他」項目則包括餘下的218項工程,總收費則為17萬。裝修開始後,職員先以良好態度建議追加項目,後以「先動工,後報價」的方式製造「米已成坎」的錯覺,迫使投訴人就範,職員更曾指「嘢就已經拆咗,冇得唔畀錢」。在一個月內,事主被追加8張新報價單,總裝修費急增至79萬,終在繳款50萬後「斬纜」,向海關投訴。

 

海關不良營商手法調查課第一組指揮官黎嘉樂呼籲,市民在選用裝修服務時應確認工程的總數費用,按工程進度繳費,並在協議中指明一旦有任何追加項目,公司須獲得客人同意後才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