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升級不能把以太坊的高昂 Gas 費 「打下來」

撰文:Techub News
出版:更新:

坎昆升級於 3 月 13 日在以太坊主網被激活,這是以太坊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關鍵節點。但相較於此前歷次重大升級,或許由於近期市場過於火爆,坎昆升級並沒有吸引足夠多的 「關注」。加上比特幣生態和 Solana 生態對迅速崛起,以太坊似乎不知不覺間再次陷入 「重圍」。

1、坎昆升級來了,以太坊 Gas 費能降下來嗎?

得益於市場強勁表現,以太坊網絡近期鏈上活躍度持續上升。鏈上活躍度提升帶來的直接體現是以太坊的鏈上交易手續費不斷攀升。OKLink 數據顯示,過去兩個月以太坊交易的 Gas 價格平均上漲幅度接近 236%,過去 1 周日平均交易手續費超過 20U。3 月 6 日當天平均交易手續費更是達到 31.22U,創下 2022 年 6 月以來的新高。

面對動輒數十美元的 Gas 費,不少人寄希望於即將到來的坎昆升級能夠改善這一現象 —— 但實際上這其中存在明顯的理解誤差。坎昆升級的核心是 EIP-4844 提案,即通過引入額外的 Blob 數據存儲空間來降低 L2 的數據存儲成本(數據存儲成本此前佔 L2 交易 Gas 費消耗的 90% 以上),從而降低以太坊 L2 的 Gas 費,而非直接降低以太坊主網的 Gas 費。

這意味着,只有在 L2 層進行交易的用戶才能享受坎昆升級帶來的 Gas 費削減,其他以太坊主網用戶並不會因此產生 「直接的正面影響」。對以太坊主網而言,目前 L2 層的 Gas 消耗佔以太坊主網每日 Gas 消耗的 10% 左右。即便這部分 Gas 費能如市場預期降低 10 倍以上,在行情火爆的當下可能也難以對以太坊主網 Gas 費產生明顯影響,更不可能如 Eric.eth 所說的那樣,將以太坊交易手續費降至 0.01 美元 (儘管在 Eric 看來,「L2 is Ethereum」)。

對以太坊 L2 來說,儘管升級後 Gas 費降低是必然的,但考慮到升級完成後 L2 項目方對 Blob 空間的競爭加劇,以及可預期的 L2 整體活躍度激增,我們認為坎昆升級對其 Gas 費降低的積極影響長期來看可能難以達到市場預期(當前市場普遍認為坎昆升級後以太坊 L2 的 Gas 費將降低 10 倍甚至更高)。

不過即便如此,坎昆升級依舊是以太坊 2024 年最值得關注的事情。因為它不僅標誌着以太坊路線圖中 「the Surge」 時代的開始,也將吸引更多用戶與項目進入以太坊 L2,成為這個周期內 L2 生態爆發的重要節點。

另一個公認的利好是以太坊現貨 ETF 的通過預期。與比特幣現貨 ETF 申請過程的萬眾矚目相比,以太坊現貨 ETF 如今並沒有掀起太多波瀾。一方面,以太坊現貨 ETF 獲批的短期前景並不明朗,彭博社高級 ETF 分析師日前已將 5 月份以太坊現貨 ETF 獲得批准的可能性從 60% 降低至 30%。除以太坊自身是證券還是商品的區分仍不明確外,目前熱度很高的以太坊質押服務也可能會阻礙 SEC 做出決定:去年 2 月,SEC 曾下令加密交易所 Kraken 停止在美國提供質押服務,數月後又起訴 Coinbase Global,稱其質押計劃等同於未註冊的證券。

儘管質押年化收益率持續走低,但截止 2024 年 3 月,以太坊全網質押總質押數超 4,000 萬,質押率高達 34%。質押率的連續上升體現了質押者對以太坊生態的長期信心。

另一方面,儘管我們相信迫於形勢,SEC 最終會通過以太坊現貨 ETF 申請,但相較於比特幣現貨 ETF,它可能並不會帶來足夠的 「驚喜」。去年 10 月,以太坊期貨 ETF 推出後的表現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上市數個小時內僅有百餘萬美元的交易量,與比特幣期貨及現貨 ETF 開盤後迅速產生數億美元交易量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這樣 「慘淡」 的表現很難讓我們對以太坊現貨 ETF 推出後的受歡迎程度保持很高的期待值,不過這些並不會阻止華爾街提供 ETF 產品。

2、比特幣和 Solana 正 「擠佔」 以太坊的生存空間?

我們無法確定坎昆升級和現貨 ETF 能否幫助以太坊奪回市場關注,但比特幣和 Solana 生態的崛起讓以太坊無法在加密創新中保持 「一枝獨秀」,已是事實。

Ordinals 協議的出現是比特幣發展的轉折點:它讓原本是 「數字黃金」 的比特幣擁有了構建豐富鏈上生態的可能性。在過去的 1 年時間裏,比特幣生態蓬勃發展,僅 BRC20 板塊市場規模就已超過 40 億美金,年平均漲幅近 40 倍。

巨大的財富效應讓市場對比特幣生態充滿期待。但由於在技術層面存在巨大侷限性,包括交易吞吐量限制和區塊確認時間延遲等問題,使得比特幣生態短期內並不能承載大規模應用;加上生態敘事較為單一,除銘文外未有其他持續吸引關注的細分賽道。這些使得比特幣生態儘管潛力巨大,但短期內並不會對以太坊生態產生直接衝擊。更重要的,對比特幣來說,重走以太坊生態的發展老路一定不是最合適的,圍繞自身資產屬性,探尋更多如同銘文的原生場景,或許才能迎來比特幣生態的第二春。

相較於比特幣生態,Solana 被更多人視為以太坊最強有力的 「挑戰者」。於個人而言,我依舊看好以太坊,因為迄今為止以太坊依舊是加密市場中最聰明的那群人願意花費大最多時間與精力的場所。但不得不承認的是,Solana 的技術創新起點確實是高於包括以太坊在內的眾多區塊鏈架構。在 Solana 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區塊鏈能處理滿足傳統金融市場業務需求的交易量,並能提供足夠低的交易費用和快速交易能力。

Solana Beach 是 Solana 創始人們在高通工作時一起衝浪的地方,也是 Solana 名字來源。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不過,以太坊和 Solana 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就如同 Android 和 iOS:以太坊像 Android,更加重視模塊化和分佈式能力,但能為更多開發者持續提供不斷改善的開發環境與基礎設施;Solana 則如同 iOS 一般,更加註重為用戶和開發者提供更加集成的體驗,並無縫銜接不同 L2 所需的複雜性。

以太坊和 Solana 雖有競爭,但同樣可以共存。畢竟,以太坊希望建立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全球計算機網絡,而 Solana 在種子輪宣傳時的第一張幻燈片就寫道:「Solana 是區塊鏈領域的納斯達克。"

或許短期內,Solana 回成為以太坊在加密生態中的最大挑戰者,但從更長遠看,Solana 實際上會填補以太坊在適應 Web2 金融市場方面的技術與應用空白,加速 Web3 技術破圈與大規模採用。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 Solana 更像是 Web3 破局者,而非以太坊破壞者。

但我依舊無法判斷以太坊和 Solana 未來誰的想象空間更大:這很大程度上仍將取決於在原生 Crypto 敘事外,誰能發掘更多能夠實現價值溢出的場景與用戶。也許是以太坊,也許是 Solana,也有可能是其他公鏈,誰知道呢?

本文獲得《坎昆升級不能把以太坊的高昂 Gas 費 「打下來」》授權轉載,作者:Jaos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