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舉舞弊論」非特朗普所創 共和黨慣用伎倆封殺黑人選民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你呃人!」特朗普對於這場選舉,用得最多的其中一個形容詞,Rigged(作弊)必然榜上有名。但如果以為特朗普是詆毀美國民主選舉的「罪魁禍首」,那其實不大準確,因這類指控其實在共和黨內已沿用多年,箇中目的就是推動收緊選舉規例,變相限制黑人投票,以利己黨。所謂「選舉舞弊」的指控,骨子裏其實是種族問題。

共和黨推動收緊投票規則,令黑人更難登記及投票。(路透社)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不時指控選舉造假,更言之鑿鑿地稱,「人們走進去(票站),或者他們投了十次票」,儘管根據統計數字,買票、種票、重覆投票等作弊個案,在美國都極少,更遑論能影響一場總統大選的結果。

其實特朗普並非首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及所謂「選舉舞弊」的質疑。在2008年大選中,不少共和黨人在Fox News等保守派傳媒的支持下,也指控民間組織ACORN大規模種票作弊。當時的共和黨候選麥凱恩便警告「ACORN或正密謀一場美國歷來最大宗的詐騙,或會破壞民主的基礎。」作為一個社區組織,ACORN的一大要務,就是推動和協助黑人登記成為選民。

2013年,美國最高法院就Shelby County v. Holder案件裁決,指1965年通過的「投票權利法案」中其中一項重要條款違憲。法案推翻後,地方政府不需聯邦司法部同意下便可修改選舉法例。隨後數年,多個州的共和黨人都致力推動收緊選舉規則,表面上搬出來的理由是「防範選民作弊」,但不少人批評,共和黨方面的主張,實際是要增加關卡,壓制少數族裔的投票權(少數族裔傾向支持民主黨)。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文件,限制選民投票的推手、共和黨喬治亞州眾議員Sue Burmeister曾向司法部聲言,「若因這項法案少了黑人選民,只是因為造假機會減少了」。她聲稱,在其所屬黑人選區內的黑人,「若沒有收錢,不會到票站投票」。多名共和黨州長及議員,亦提出類似的「選民作弊論」。

投票要展示有相身分證

在共和黨人推波助瀾下,美國先後有14個州通過新的投票限制規則,包括投票日實施更嚴格的身分查核,選民到票站必須展示附有照片的特定身分證明文件,學生證等一律不合規格,又拍板限制提早投票等。在今屆大選已實行上述修訂的14個州分,大多是由共和黨控制政府的州分。

這些限制顯然妨礙了民眾投票,尤其對於一些忙於工作或照顧家庭的低下階層來說,減少提早投票的日子,收緊登記投票的規則,都會令他們較難投票。對於低下階層或工時較長的人,若要到特定部門,申請符合投票規範的合規格照片身分證明文件,既要花錢又要花車程及時間,變相減低他們成為選民的意欲。

表面上,這些規定似乎相當「中性」,並未特別針對特定族群,但現實是低下階層黑人等少數族裔明顯首當其衝。

 

據布倫南司法中心2006年一項調查,收緊檢查身分證明的投票法例,所針對的選民明顯帶有族群傾向性——25%符合選民資格的黑人,沒有投票法例所要求的有相政府身分證明文件,但白人比例只有8%。另一項調查則指在2012年大選,18至29歲選民之中,72.9%年輕黑人選民及60.8%年輕拉丁裔選民投票前曾被要求出示身分證,但年輕白人的只有50.8%。

回顧往昔,美國部分地區曾利用「人頭稅」作為決定投票資格的手法,旨在排除黑人等少數族裔的投票權(儘管當局同時又設立祖父條款來保障貧困白人的投票權),另外還有讀寫測驗等限制少數族裔投票權的做法,直至1965年通過的「投票權利法案」才禁止了這些做法。正如今日共和黨推動的投票限制,這些措施表面上看似沒有種族歧視成分,但卻不成比例地將黑人選民拒諸門外。

特朗普「變本加厲」 籲支持者監票

共和黨主張針對「選民欺詐」,提出收緊身分查核及縮短提早投票等,現在特朗普更變本加厲,呼籲支持者在大選日到票站「監察」,甚至開設網站讓支持者登記當票站監察員,「阻止希拉里造假」。這個做法或帶來另一後果——所謂監票,變成針對、留難甚至滋擾少數族裔選民。投票當天會否因此出現混亂場面,無疑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