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好過識字?維繫人脈的五大秘技丨職場溝通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編按:當產業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不能只想着會平安無事,更不能只是坐以待斃。其實,善用職場上的人脈連結,就可能開啟未來的機運。

【01撐場為開放式自媒體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撐場及發表作品吧!】

習慣保持聯繫

沒有什麼比收到三年來完全沒聯絡的人突然來信還要糟糕的了!「嘿,我們幾年前在某某會議上認識,我正在找行銷方面的工作,你知道哪裏剛好有職缺嗎?」喔,我懂了!你只有在需要幫忙時才會找上我。

一個忙碌的人收到來信,問他知不知道任何職缺,或能否推薦某個領域專家時,他通常會馬上想到最近有互動的人。當那偶然的機會出現在他眼前時,他會想到你嗎?除非你常在他的心頭上,老是在他的收件匣或動態消息的頂端。

當那偶然的機會出現在他眼前時,他會想到你嗎?除非你常在他的心頭上,老是在他的收件匣或動態消息的頂端。(Marília Castelli/unsplash)

理論上,和人保持聯繫並不難。不過,常聽到有人歉疚地表示,幾個月來沒聯絡的原因是:「抱歉,我真的不擅長保持聯繫。」彷彿寫封簡短的電郵就像方向感一樣天生勉強不來。這種理由聽多了,就會覺得保持聯繫真的不容易。

其實,只要有心,再加上一點條理和積極主動,就能和人保持聯繫。你可能聽過很多這方面的實用建議,下列不免俗地要提供一些小訣竅,你也應該銘記在心。

祕訣 1:正面思考,你可能不是在死纏爛打

大家對於保持聯繫常有一種恐懼,怕對方覺得你很煩,感到不勝其擾。你寫信給某人,問他願不願意一起喝杯咖啡,對方沒回應。一週後你再寫一次,提出同樣的邀約,還是沒回應,這下該怎麼辦?你還要再聯絡一次嗎?這要看情況而定,但通常不要。如果你得不到回應,還是可以客氣地保持聯繫,試着混合實用訊息、小禮物和其他方法。一般人的收件匣常收到很多垃圾信件,你的信很容易就埋在裏頭,因此在你聽到「否定」的回應之前,都不算遭到拒絕。

大家對於保持聯繫常有一種恐懼,怕對方覺得你很煩,感到不勝其擾。(Christian Wiediger/unsplash)

祕訣 2:努力增加價值

在一般問候、告知近況外,在你可以提供別的東西時,才去聯繫對方。例如,你在新聞裏看到某個人的名字,讀了一篇他寫的文章,或是認識一位他想招募的合適人才,這時去聯絡就顯得非常適合。只有寫信問:「你好嗎?」實在不會引人注意。

祕訣 3:呼朋引伴

聯繫一位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感覺很怪嗎?這裏有跟普通做法完全相反的一招,你可以把恢復聯繫的第一封信,用比較客套的方式表達:「我想跟高中老同學重新聯絡,你們好嗎?」這可以減少一些可能的尷尬,等到習慣私下往來以後,再提出私人的訊息。

「我想跟高中老同學重新聯絡,你們好嗎?」這可以減少一些可能的尷尬,等到習慣私下往來以後,再提出私人的訊息。 (Kelsey Chance/unsplash)

祕訣 4:一頓飯更勝數十封電子郵件

聚餐一小時,可以營造數十封郵件才能累積的關係。如果可以,儘量親自碰面。

祕訣 5:善加利用社群媒體

如果你不是那麼主動積極的人,使用社群媒體來維繫關係可能特別適合你。當你更新動態時,如果有人想要回應,他就會回應,沒有強制要求。很多人對於文章或動態不會表示意見,但其實都在默默關注。即使有些訊息近乎瑣碎,這種簡短但持續的更新積少成多以後,還是會讓你和線上好友營造出實質的人際關係。你可以用 LinkedIn 來張貼自己的職業現況,用 Facebook 來更新個人近況,用 Twitter 來更新可能會吸引這兩個族群的訊息。

簡短但持續的更新積少成多以後,還是會讓你和線上好友營造出實質的人際關係。(dole777/unsplash)

如果你已經和某個人失去聯絡,你也可以當主動聯絡的那個人。現在就行動,或許你可以開門見山地寫道:「實在是好久不見了!」重新啟動學生時代、上一份工作,或以前鄰居的緊密關係是一件相當令人開心的事,也是培養有意義「新」關係的簡單方法。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組合被需要的優勢, 培養盟友, 每次轉換都加分》書封。(天下雜誌出版社)

以上內容節錄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組合被需要的優勢, 培養盟友, 每次轉換都加分》

作者:雷德.霍夫曼/ 班.卡斯諾查 Reid Hoffman/ Ben Casnocha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社

【01撐場為開放式自媒體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撐場及發表作品吧!】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