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蟋蟀季」吸引百多條村莊投身 村民每人月入可破2萬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每逢8、9月份為蟋蟀盛產旺季,受惠於「鬥蟋蟀」傳統,河南新鄉市延津縣衍生眾多「蟋蟀村」,全縣130多條村莊有7成以上村民投身其中,每月捉蟋蟀所得收入可以達2萬元(人民幣.下同)計,折合約2.3萬港元。

河南延津「蟋蟀季」吸引百多條村莊投身,村民每人月入可達2萬。(視覺中國)
+7

據《澎湃新聞》9月4日報道,德士村村主任楊立會透露,蟋蟀產業每年為縣裡帶來的收益,超過千萬。他指事緣1990年代末,有上海各商來到村內收買蟋蟀,每隻蟋蟀換一節電池和兩元錢,村民們發現原來蟋蟀值錢,於是開始發展這盤生意,以至後來有許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請假回鄉捉蟋蟀。

每晚捉蟋蟀要徒步走20、30里

報道引述德士村行內人介紹,每晚捉蟋蟀要徒步走20、30里,年齡大的根本受不住,蟋蟀市場凌晨4點多就開始,客商攤檔就是在村省道兩側擺40、50張桌子,他們大多來自上海和北京。

多數蟋蟀都賣幾十元,專收高價蟋蟀的攤位也就200、300百元。報道指按照慣例,每當客商收到1000元以上的好蟋蟀,就會放炮仗慶祝。

有德士村村民透露,每年捉蟋蟀收入佔家庭收入三分之一,一般都在14000、15000元,一個人多的也可以月入近2萬元,少的也有4000、5000元。

+13

每年給縣裡創造效益超千萬元

前幾年,延津縣蟋蟀民俗文化協會會長王秋國曾表示,每年8、9月份,延津縣130多個村子70%以上的農戶都投身捉蟋蟀,當時延津縣已有13個蟋蟀交易市場,分早市和夜市。

楊立會稱,保守估計,蟋蟀市場每年給縣裡創造效益超千萬元:「那麼多收蟋蟀的客商過來,吃住不在縣城,就在村裡。許多村民把家裡改造成賓館,有的還在市場邊蓋有酒店,還對外擺攤出租,這些都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