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考古出土「田字房」及皇家稻田 以農為本一脈相承3千年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自上月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周二(15日)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專家表示,新的發現反映了清代皇帝對農業的重視。

位於圓明園西北部的澹泊寧靜遺址屬圓明園四十景之一,1727年建成,取意於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景區佔地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

《圓明園四十景圖》中的澹泊寧靜。 (圓明園管理處)

根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築是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其一共有33間房屋,用石塊壘砌,虎皮牆面,每間邊長約4.48米,檐柱高3.68米。而殿的東門外是翠扶樓,樓的南北則為稻田。

中國古代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除以「田」為房,亦會在圓明園的稻田舉行親自耕田的典禮「藉禮」,以反映對農業的重視。而今次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反映其文化內涵與逾3000年前周原遺址中祭祀土地的「社」一脈相承。

同時,今次團隊於皇家稻田首次採用植物考古的手段,並對京西稻(又稱禦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據指其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種植,並於玉泉山周邊開闢禦稻田,產出禦稻米供予宮廷。

目前雖然景區的山水輪廓尚存,但遺址內僅殘存數塊石頭和柱礎,工作人員以綠色圍網圍起相關區域。據報,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分一區域已啟動考古發掘,截至目前已經發現了台階、地釘、條石、排水設施等。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介紹,遺址原來房子的外圍牆體已經消失,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古,團隊已找到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而經過現場勘探,發現「田字房」建築的基礎數據與史料記載基本一致。

目前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已暫告一段落,考古人員下一步將對遺址考古發掘的細節,包括地釘的分布、排水系統的走向、稻田分佈範圍等作進一步分析。

(每日經濟新聞/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