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千年造鏡史「充滿魔力」 古代「照妖鏡」製作極講究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說到古鏡,現代人對其印象多來自戲劇,普遍認為銅鏡不如現代的鏡子,有着無法反射光線,沒有辦法整理儀容等缺點與刻板印象。
不過據近年中國大陸網絡媒體報道,山東濰坊有位名叫楊明先的老人家,他在偶然之中接觸到古代銅鏡,便好奇製做方式,憑着多次實驗終於復活自宋代以後就幾近失傳的「透光銅鏡技術」。由於鏡子具有反射、光亮等特性,於東西方文化上皆有着特殊地位,中華文化裏的鏡子也不例外。

在史書文獻裏,鏡子常被比作日月,進而被神格化,後世更訛傳其為黃帝合日月之精華所造,此一說法為古人所深信。

中國大陸的考古團隊於四月時,在陝西省咸陽市大堡子村發現一處西漢時期大型墓地,出土了80多件漢代銅鏡。這批銅鏡中有的保存良好、紋飾清晰,經清理修復後仍光可鑑人。(VCG)

根據考古,於甘肅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之齊家文化,一舉將中國製鏡的歷史推前至公元前2000年。另外商王武丁(?-前1192年)的配偶婦好(?-前1200年),便有5面陪葬銅鏡。雖然銅鏡出現的時間很早,但當時人們主要還是以盆、盤盛水,通過水中倒影來打扮。

直到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銅鏡的使用及鑄造才突然發達起來,成為諸侯必備的生活用品。這時期的銅鏡背面紋飾,以流行於銅器、織品上花、動物、山川圖樣為主。

到了漢代,製鏡技術提升一大階。當時人們在精神、心靈上對於天人感應、神仙之術等追求,連帶地鏡子上的裝飾亦有濃厚讖緯(預示吉凶的隱語)之風。漢代最為流行的鏡子,稱做「博局鏡」、又名「規矩鏡」,鏡背上有着繁雜的裝飾,還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獸,展現漢代人們對於成仙的想象與追求。

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有關銅鏡的歷史只能上溯到漢代,自從發現甘肅齊家文化後,可知中國人於新石器時代已有作為銅鏡前驅的石鏡之工藝技術。(微博@國家博物館)

不過,隋代以後就不大流行「博局鏡」了,但人們依然相信鏡子有神奇的功能,比如傳為隋代官員王度所撰之小說《古鏡記》,其中對銅鏡之描述,從此讓鏡子多了照妖辟邪的「照妖鏡」之形象:

「鏡橫徑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繞鼻列四方,龜龍鳳虎,依方陳布。四方外又設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十二地支與生肖)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繞輪廓,文體似隸,點畫無缺,而非字書所有也。」依其描述,該照妖鏡之外觀類似於漢代博局鏡,再雜揉魏晉、隋代之銅鏡特徵。特別描述鏡上的八卦、十二辰畜之紋飾,則在強調其為法器。

隨着唐代道教盛行,加上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楨(647-735年),不但將鏡與劍做為道教的象徵物,還着有《上清含象劍鑑圖》及《上清長生寶鑑圖》,此後鏡子不僅作為驅魔降妖的法器,更成為道教的象徵物。此一觀念延續到宋代,許多道士也成為當時有名的「鑄鏡人」。

自從漢代造「博局鏡」後,為銅鏡增添不少玄妙特色。(VCG)

另外漢代還有被稱做「透光鑑」的銅鏡,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反射面被磨得非常光亮,若將光照射到鏡面上,再把反射投攝到牆上,其光照區域會顯現出鏡子背面上的圖案與文字,像是透過鏡面而來,故稱之。漢代多以「鑑」稱鏡,因此又稱做「透光鏡」。

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夢溪筆談.器用》就有記載透光鏡的特殊之處:

世有透光鑑(透光鏡),鑑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鑑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鑑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餘觀之,理誠如是……唯此一樣光透,其他鑑雖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
《夢溪筆談.器用》

根據今日學者研究,透光鏡的邊緣、銘文及紋飾均相當厚實,鏡子中心部分反而極薄。在強烈日光照射下,鏡體厚薄間的差異及鏡面特殊的曲度,使鏡面反射在牆壁上的光影能神奇地透射出鏡背花紋,產生如光線映透鏡子的奇幻效果。

今日在山東濰坊楊明先老先生的說明下,可以知道想要做好一面漢代透光鏡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除了製模、鑄造、研磨等,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高的準確度,且工藝十分複雜。這也是為何漢代銅鏡這麼廣受宋代至今的收藏家、科學家追捧,成為重要的收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