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當代藝術家徐冰獲委任文化推廣大使 冀助本地年輕藝術家拓寬視野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蘊含獨特的文化和藝術特色。香港可以如何善用這優勢,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於2022年首次開展「文化推廣大使」計劃,委任國際著名華人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為首位「文化推廣大使」,他憑經典電影《臥虎藏龍》的原創音樂奪得奧斯卡金像奬。譚盾去年帶領多名香港青年藝術家在國際頂尖舞台合作演出,並在香港策劃了「譚盾WE – 音樂節」,推出多個中西交融的音樂節目,邀請了多位國際知名藝術家以及香港青年藝術家參與其中,在本港及國際也迴響熱烈,成功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合作。為使計劃擴展至其他文化藝術領域,文體旅局早前再委任著名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為第二位「文化推廣大使」,盼向世界展現香港特色。為此,徐冰亦特別把H-O-N-G和K-O-N-G英文字母組成其代表作品「英文方塊字」,作為送給香港的見面禮。

「文化推廣大使」委任儀式的佈景採用了徐冰以H-O-N-G和K-O-N-G創作的「英文方塊字」。
首任「文化推廣大使」譚盾(右四)及新委任的「文化推廣大使」徐冰(左四)與主禮嘉賓留影。

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之一 兼具中西文化交融

徐冰於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並於2007年至2014年擔任學院副院長。1990年,他作為榮譽藝術家訪美,在國際藝壇屢獲殊榮,是國際公認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香港藝術館亦收藏了徐冰其中一件最廣為人知的藝術作品《天書》。「這件開創性的藝術品結合了傳統和現代元素,就像香港一樣,兼具中西、新舊交融的特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他期望憑藉徐冰豐富的國際網絡,以及他在教學及文化交流的經驗,能協助本地年輕藝術人才前往內地或海外進行實習及藝術交流,擴闊他們在文化藝術領域的視野及發展,展現香港的軟實力。

局長楊潤雄︰「我們相信徐冰一定能夠利用他廣泛的全球網絡和經驗,幫助本地年輕藝術家參與內地和海外的實習或藝術交流計劃,拓寬他們在藝術和文化發展方面的視野。」

把握香港獨特之處 籲港年輕藝術家認真思考

在委任儀式後的對談環節中,徐冰談到了香港這座城市對他的重要性。他表示在30年前首次來港,並遊走於世界多個不同地方,對他來說,香港依然是一個從裡到外都獨一無二的地方。徐冰對香港的年輕藝術家和文化豐富性表示讚賞。對香港年輕藝術家如何能夠衝出國際,徐冰認為要好好利用我們的中國文化基因,「這個基因真的是藏在你的身體裡,需要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幫助你。」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譚美兒與徐冰對談,分享對未來作為香港文化推廣大使的期望。

徐冰亦稱香港藝術界的年輕人思考認真細緻,「我想這種認真的思考,可能來自於在香港這個地方的文化豐富性和複雜性。這個地方,這個文化,確實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以藝術家對社會及文化的思考,可能為其他城市生活的藝術家帶來相當的參照價值。」同時,他亦補充要在國際藝壇上發光發熱,最關鍵的是「你能夠給世界的藝術圈、文化圈帶來甚麼東西?」

無懼AI挑戰 積極推行太空藝術

席間,徐冰亦提到了人工智能(AI)和新科技對藝術家的影響。他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議題,藝術家需要面對它並思考如何應對。他提到,現代人每天都被智能手機的世界所包圍,而人工智能也將成為每個人未來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強調藝術家需要思考虛擬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工智能對我們生活和創作的影響。「我做了一些嘗試和實踐,發現AI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區分我們手裡的工作,哪一部分是技術,哪一部分是藝術。這其實是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很多老問題。」

徐冰分享到他多年來的創作靈感︰「不要把藝術本身、藝術系統和知識、流派風格之間的比較太當成一回事,這是重要的,這是我思考的元素之一。這些東西是死的,這些東西是已有的,我們的創造靈感其實來自於社會現場的變異。」

與此同時,徐冰正積極發展「太空藝術」,冀發揮他作為一名藝術家以及「文化推廣大使」的作用,把他這個集藝術文化、教育、科學於一身的項目推廣出去。「我很希望香港的藝術家、學者可以參與這個項目,透過為他們提供一個外太空技術的一個支撐,讓他們把它作為一個平台施展自己的藝術想像力。」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