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新書·類史實小說】香港有個神探叫「福邇」

撰文:潘宛沚
出版:更新:

一般的「旅遊」,指的是地域上的旅行,但旅行亦可以是時間的跨越。七月出版的茫茫書海中,有作家回望舊香港,展開時空之旅,寫下本地的「類史實小說」。所謂的「類史實小說」,有學者稱之為「架空歷史小說」,一般指小說的虛構人物處於真實歷史中,而這段史實會經過作者的若干改動,令小說虛中有實,實中又有虛。

古今與中外的雙重跨越

《神探福邇,字摩斯》(萬里機構)

《神探福邇,字摩斯》
作者:莫理斯
出版社:萬里機構
攤位號碼: 1D-B02

作者莫理斯不是別人,正是歌手莫文蔚的兄長。熱愛偵探和武俠小說的他,將兩種元素集合在《神探福邇,字摩斯》中,創造了舊香港版的「福爾摩斯」。小說採用「類史實」手法,是受金庸結合歷史創作的方法影響。莫理斯花了兩年時間搜集資料,並用一年時間,寫下這個以晚清香港為背景的小說。

小說中的華笙原是清軍,因傷退役,輾轉間來到香港,以家傳醫術維生。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福邇──一位學貫中西、神機妙算的曠世奇才。二人成為生世之交,聯手破案。當中加插了很多重大事件,包括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或許也可從中學學歷史。

香港亂世舞台劇

《1894,太平山之疫》(明文)

《1894,太平山之疫》
作者:曾柱昭
出版社:明文
攤位號碼:1C-C04

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是香港史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1894,太平山之疫》的編劇曾柱昭於博物館工作三十多年,理解歷史令他對世情有更深的感悟。早前的作品《逝海》和《遷界》,皆描述香港小市民在大時代中的悲歌,這次亦不例外。因參加了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博物館的籌建設計,曾柱昭認識到在1894年鼠疫中中西醫面對的困境。當年疫區上環太平山街一帶華人聚集,皆不信任西醫,且在曾柱昭的研究中,中西醫鎮靜和解毒的治療都於事無補。

劇本以一個中醫家庭為中心,講述老中醫黃琴洲、學西醫的兒子黃立仁和養女黃艷的故事。在中西醫之外,還有新舊價值觀、男女性別之間的衝突。大時代之下,小人物如何掙扎求存?亂世中有什麼出路?《1894,太平山之疫》可以啟發同樣生於「亂世」的人們。

戰爭中的文人

《大營救1942》(今日出版)

《大營救1942》
作者:黃獎
出版社:今日出版
攤位號碼:1A-B26

假如「類史實」是一種文學類型,《大營救1942》所描述的則是文學中的文學。有深厚歷史根底的黃獎似乎對文學情有獨鍾,在《潮讀4000年》中以現代人的角度檢視古代才子佳人、神仙的故事;今年出版的《大營救1942》則描寫香港日治時期中的文人。

男主角蕭七是一名新界山賊,來到城市是為了打劫,卻正值香港淪陷水深火熱之際,輾轉間介入了東江縱隊營救滯港文人的行動。蕭七利用山賊的關係,開通了其中一條營救路線,救了何香凝、茅盾、蔡楚生,卻並非事事一帆風順,一度意志消沉,最後在劫獄救戴望舒時,啟發了人生新方向。小說借蕭七這個虛構人物刻畫出當時文人的實況,黃獎不時加入註釋,令故事更加真實。「後記」也表現他對史實的重視:「我在今次的創作過程中,平衡虛和實之間的比重,盡量以不影響歷史準確性為原則,讓男主角穿插於幾項真實事件之間,希望讀者在享受情節之餘,亦可一睹歷史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