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冇燈炮?】德國設計師研發玻璃發光體 未來燈飾設計新方向

撰文:楊文娟
出版:更新:

如果以進化論來討論照明,太陽、火是來自大自然的,然後人類發明了蠟燭、火水燈,之後就是鎢絲燈、慳電膽、LED燈泡的世界,可見燈泡仍然獨佔鰲頭。
不過,直至上年底,來自德國慕尼黑的設計師Stefan Diez與燈飾設計品牌 Vibia合作,創造出看不見燈泡的玻璃發光體。

到傢俱店買燈俱,本以為只要一張紅衫魚就可以抬一座簡約紙罩枱桌燈回家,怎料回家亮燈的一刻,才記起算漏了燈泡,被迫從扁平的錢包再掏錢出來。幸好,Stefan Diez的無燈泡發光燈俱設計,令大頭蝦的人少一樣煩惱。事關這款新設計「Guise」,已將燈泡發光的功能注入燈飾玻璃的平行刻痕,一物二用。產品運用了玻璃傳導光線不可見的特性,將一小排LED光柵嵌入玻璃的刻痕,打開電源開關後,玻璃燈上蝕刻的刻痕就會散發出光芒。

Stefan Diez探索「光與透明度」之間的可能性時,誤打誤撞發展出「Guise」的設計。(Stefan Diez/ Diez Office)
有人形容「Guise」為「一盞以富有韻味的方式,展現其技藝、光線、科技與情感的燈」。(Stefan Diez/ Diez Office)
繼壁燈「Guise」之後, Stefan Diez發展出的一系列桌燈與吊燈。(Stefan Diez/ Diez Office)
清晰的玻璃刻痕。(Stefan Diez/ Diez Office)

2003年,Diez開設自己的工作室,便開始與不同品牌合作開發產品,如與德國e15設計椅子、丹麥HAY設計辦公室傢俱。

「Guise」卻是一次無心插柳。最初Diez與Vibia想探索「光與透明度」之間的可能性,試盡紙、PVC、亞克力纖維與玻璃等物料後,最後Diez發現玻璃是光線照射之下反射光效果最強的材質,「當光線照射在玻璃上時,光的走向是看不見的、透明的,只能從玻璃的邊緣看到散出的光線。」

當科研成功,Diez便可擺脫燈泡已有的樣式,利用光線在玻璃上的反射表現,設計了不用受限於燈泡的燈飾,開拓燈飾設計的可能性,打破前人對發光體的想像。壁燈「Guise」是個圓形的光環,沒有常見的燈泡形態阻礙設計樣式,與環境融為一體,富有韻味。

好像試管的吊燈「Guise」。(Stefan Diez/ Diez Office)
平行的玻璃刻痕。(Stefan Diez/ Diez Office)

繼壁燈「Guise」之後, Diez再發展出一系列的桌燈與吊燈,開拓光與玻璃的美感視野,那款明晃晃的玻璃試管燈飾,內環的玻璃刻痕發出光芒,懸吊在空間裡,充滿未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