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又一山人:商業創作應更人性化 關注都市人心靈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人人都說在香港做創作難,而要游走於商業與藝術之間,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更難,當大家認為商業元素扼殺創作空間時,黃炳培(又一山人)卻能抓緊商業與藝術的微妙關係,在細小的創作縫隙中探索各種可能。從廣告、設計、攝影,以至藝術領域,又一山人的作品都連繫本土價值,傾注濃厚的人文氣息,創作對他來說是推動城市價值的重要元素,作品不只是呈現人在城市發展下的狀態,而是更人性化地貼近都市人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心靈需要。
攝影:吳鍾坤

「多年前,我曾看過一個樓盤廣告,它呈現的不只是金碧輝煌、奢華瑰麗的感覺,廣告的人物設定更是一名皇室貴族,如果我們要追求伯爵般的地位,這種物質價值的建構已經達到極端的程度,它無法反映城市發展的實際需要,反而展露我們在物質生活下的空洞心靈。當廣告變得太『離地』,就會成為價值觀的錯覺與幻象,最後只會荼毒大家的思想。」

又一山人希望商業創作可以更人性化,關注社會需要。

從事廣告多年,又一山人認為隨著時代改變,很多以往的價值觀被扭曲了,創作人在構思牽涉價值觀的作品時,更應該思考社會責任。「在2000年時,我仍有參與香港的廣告、設計工作,同時進行藝術創作,當時我已經不停思考廣告創作可以如何擺脫純粹追求物質的框架,透過文化或生活層面進一步觸及大眾心靈,開拓另一種價值。」又一山人坦言要在香港實踐這種理念並不容易,直到他獲內地時裝品牌「EXCEPTION」邀請,從負責品牌攝影、目錄設計,再出任藝術顧問的工作,那次經驗讓他更確定商業活動其實可以平衡利益,同時以文化及慈善方式惠及大眾。

又一山人表示品牌建立可以拋開物質價值,用貼近大眾的方式,容納不同的議題或聲音。

見證內地品牌建立 開拓創新出路

「這個品牌的設計師馬可很特別,當年大家都跟隨歐洲時尚潮流,偏偏她忠於東方美學,以獨特思路建立品牌形象。」那時以香港人身份去看內地發展,又一山人直言香港已經歷過經濟起飛和時尚潮流,大家都在尋找更新的路向,正好他在那個時候發現商業創作的可能性。「我開始根據品牌的鮮明形象加入更多元素,盡量排除物質價值,利用品牌表達哲學、生命、亞洲美學、女性身份、環保等意念,之後又舉行與『留守兒童』有關的活動,將他們的繪畫印在衣服上,希望大眾關注社會弱勢。」

去年的「設計『智』識周」邀請又一山人到場演講,與大家分享創作與城市價值的關係。

以「EXCEPTION」作為一種延伸,又一山人又參與了內地書店「方所」的工作。「同樣以文化及生活作為推廣層面,『方所』幾乎改變了廣州人的生活模式,無論是閱讀或生活文化,大家似乎都認同這種精神價值,積極參與我們舉辦的文化活動及展覽,更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這兩次的品牌建立讓他明白,商業其實可以不純粹為利益,甚至能夠以客觀、廣闊的胸襟去做策劃,容納不同的社會議題和價值。

心靈健康決定宜居生活程度

及後,又一山人將過往平衡商業發展和人文價值的創作理念帶回香港,他明白城市需要經濟推動,但企業同樣有責任關注社會,展現城市的人情味,這樣才能建構一個宜居城市。「每個人在宜居生活上都有其角色,而我想透過創作關注都市人的心靈健康,香港人面對太多壓力和情緒,如果企業在建立品牌時,加入文化及生活元素,帶領大家建立心靈價值,這對社會絕對有益。」

去年的「設計『智』識周」以「明日城市─設計宜居生活」為主題,問到獲邀出席作演講嘉賓的又一山人有何看法,他表示這不是嶄新的議題,在亞洲或歐洲已有不同的探討。「大家總以為宜居城市是由建築師、設計師等主導都市規劃,其實宜居不只限於設計,科學與醫學亦是宜居的元素,如果沒有科技發展,即使我們擁有綠化都市,亦不宜居。」對於近年環保、可持續發展等議題興起,又一山人認為這與氣候改變和保護地球意識提高有關,然而以藝術家的角度去思考宜居生活,他坦言最重視心靈健康,甚至創作不只為了商業利益,更可以填補大眾的心靈需要。

今年的KODW 「設計『智』識周」將於6月再與大家見面,如果想繼續探討設計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同時享有早鳥優惠,可到http://kodw.org/hk了解更多並進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