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劇場】沒有觀眾席的新式劇場 港、澳戲劇水準會因此提高?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我這輩子,常常花錢把自己送去一個四面是黑色水泥牆的盒子,甘心被關三小時,離開時,還說「暢快」,是什麼回事?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其他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最近,答允了一份義工,每星期花數小時,天長地遠跑精神病所、青山醫院、大埔醫院……我和其他專業人士,如醫生、心理學家和社工要決定:一個精神病患者,在醫院不確定或異議下,我們可否讓他出院,重回社會?考慮的重點是出院後,病人有機會傷害自己、影響別人嗎?做了數個月,得出的領悟是「不管你腦袋想什麼,沒有正規或不正規,它是我們完全自主的一塊,但是,回到社會,人的行為便受到約束,舉止越了線,便叫犯法,要關起來。所以精神病患者,只要行為不構成危險,一樣可以在社區行走自如,但是,如果他們有潛在傷害別人的危險,就算沒有犯法,人身也會受到約束。法律上,我們叫這『Harm Principle』:即是人和人之間,但是當你想的事情變成行為,傷害了別人,則是文明所不容許。」

另一份義工要我每星期跑兩、三晚劇場,好的要看,不好的也要看。但是,思想有一得着:坐在黑暗的劇場內,非常珍惜,因為腦袋完全自由,台上的人也可以自由表達,粗話和裸體倒也無傷大雅,台下的人可以用笑聲、掌聲,甚至搖頭來回應;只要遵守劇場的規矩,那一刻,人和人思想的互動、表達的自由,是沒有絲毫障礙,台上、台下都是完全奔放。香港的劇場,正代表文明社會的真諦。文明,是金錢買不到的幸福。

香港的劇場,正代表文明社會的真諦。文明,是金錢買不到的幸福。(圖片取自:Freespace)

所以,我深愛劇場,它可能是社會留下來唯一自由卻又文明的樂土;為什麼不看電視、唱K,而要來到劇場,因為我們想一面享受、一面思考。但是,當遇到一個缺乏思考性的劇目,那份沮喪,如被判獄刑,關在劇場數小時,痛不欲生。

Theatre is the place where people come to see the truth about life and social situation. The theatre is a spiritual and social X-ray of its time.
演員Stella Adler

(劇場是人們來看人生真相和社會狀況的地方;劇場如X光機,照出時代的精神和社會面貌。)

最近,跑了兩個新建成的劇場,行內叫「黑盒」,它們都短小精悍、創意無限:「氣質男孩」在香港西九龍文化區,叫「自由空間」(FREESPACE) ;「活潑女孩」在澳門路氹美獅美高梅,叫「美高梅劇院」(MGM Theater),真的為觀眾高興,從此,我們進入劇場,再不是正襟危坐、眼睛只看着前方,我們可以站起來、可以跳舞、可以在場內走來走去、可以參與演出,太精采了。

劇場可能是社會留下來唯一自由卻又文明的樂土。(圖片取自:Freespace)

劇場的結構模式有多種,最懷念是香港傳統的「竹棚」劇場,竟然可以用竹來代替水泥,走進棚內,滿是竹的味道。從前,爸媽帶我進場,為了安撫小朋友靜下來數小時,會買一大袋烚熟的花生、一根甜蔗,還有一把鑲滿假寶石的木劍,一面吃、一面玩、一面看戲。

劇場的結構模式有多種,最懷念是香港傳統的「竹棚」劇場,竟然可以用竹來代替水泥,走進棚內,滿是竹的味道。(圖片取自:Freespace)

在外國,最新的技術是「貨櫃劇場」(container theatre),把巨大的貨櫃箱排在一起,裝置着舞台的設備,變成破格的表演地方。

何謂「黑盒劇場」(black box theatre)?它是一個四面是牆的劇院,沒有固定的舞台和觀眾席,燈光、佈景、音響等東西,喜歡放那裏,便放那裏,充滿3E:Experimental (實驗性)、Experiential (體驗性)和Expedient (隨意性)。黑盒劇場打破了傳統劇場「舞台」和「觀眾」面對面的擺放方式,觀眾可以坐下或站立在劇場的兩側或任何一個角落。而舞台亦可以延伸至「黑盒」內四方任何一個位置,由於沒有刻意劃分舞台區和觀眾席,觀眾和演員的距離縮窄,演員可以走入觀眾席,觀眾可以走上舞台間,更誇張的:到底觀眾是演員?還是演員是觀眾?都不必搞清楚。

在香港,耗資數百億元的「西九文化區」便建造了一個巨型黑盒,叫「自由空間」,它平實,但是漂亮。四周被美麗的公園包圍,維多利亞海港在後面,晚上來,以為進入夢境,仰望童話般的燈光夜空。不過,城市愈熱鬧,我們愈空虛。

香港話劇團為這地方打響頭炮,公演名師賴聲川的《如夢之夢》(A Dream Like a Dream),劇透:一個年輕女醫生,請求一個患了絕症的男病人,說出他一生的愛情故事,它們在香港、上海、法國發生,這劇像電影的剪接,不是直述,是時空交錯地把故事講出來,有些是真實、有些是夢境,從病人的故事,又帶出別人的故事。坦白說,這劇不見纏綿動人,故事也太平凡,只能說「充滿實驗性」,但是未見戲劇的真韻。全劇八小時,有些分開兩晚公演,有些在一天內演完,這種冗長,可以去蕪存菁。

反而,我津津有味的,是細味香港話劇團如何善用「黑盒空間」:它把舞台設計成像一個「曰」字,四面catwalks的舞台,其中左右兩面,還分開上和下兩格小舞台,而中間的觀眾通道,也變成演出的地方,天呀,加起來,有七處可以演戲的空間,真的創意好玩。平常,當然是同一時空、同一地方,演員在演劇,但是,由於現在產生七個小舞台,在「時」、「地」、「人」三個基本戲劇的元素下,還加上七個舞台的可能性,於是這「三」加「七」的元素,在數學上,可以發揮成為不同的「線性互相變換」(mapping),不喜歡的會說「眼花繚亂」;我們喜歡的,會說「變化多端」。舉例來說:醫生和病人可以在某年某天在餐廳吵架;也可以是醫生和病人回到家裏,在同一時間,但是不同地方,各自向觀眾表白心情;又可以是老了的醫生和年輕病人通過時光隧道,在顛覆的時空,不同的地方,互訴人生;又可以是老了的病人(今次演出,有些是數人合演一個角色的不同年齡) 和年輕的自己,在不同的時空對話;還有……還有很多其他可能,認真多層次。

香港話劇團雖然是香港歷史悠久、陣容龐大的藝術團體,但是,他們沒有「老化」,仍舊精力充沛,帶領香港戲劇新品種的發展,他們蝕錢也作出許多新嘗試;所以,今天西九自由空間、話劇團加上賴聲川的3E探討,成績是驚喜的。

看完《如夢之夢》的第二個晚上,便坐船去澳門,接受MGM COTAI的邀請,看了阿根廷出品的表演叫《Fuerza Bruta》(「極度震撼」),由於連日奔波,結果得了感冒。但是,此行收穫甚豐,我看了全亞洲最優秀的頂級黑盒「美高梅劇院」,管理層說:「哎喲,不要叫我們『黑盒』啦,我們叫做『outside-the-box theatre』(三維空間)!」

看完《如夢之夢》的第二個晚上,便坐船去澳門,接受MGM COTAI的邀請,看了阿根廷出品的表演叫《Fuerza Bruta》(「極度震撼」)。(圖片取自:Fuerza Bruta)

這個花了億元以上打造的美高梅劇院,在設備上,絕對「頂瓜瓜」。相反,西九的「自由空間」,真的只有黑盒,什麼設備都沒有,如果小劇團要進駐,還得花大量金錢去裝設。美高梅劇院可以容納約二千人,有超過十種不同的場地和座位佈置,無論三面台、四面台,甚至將所有座椅收起變成平地都可以。劇院上下、左右、前後都有不同的「機關」,還有一個面積900平方米、解像度有2800萬像數的LED屏幕,足夠360度玩特效:影像、聲音、特別裝設(如噴風)、場地伸縮……應有盡有,大開眼界。聽說,它是亞洲最先進的劇院,不來看看,是劇場人的損失。當然,如果希望來演出,那是另一回事,因為這劇院是私人地方,沒有政府資助,演出成本就相對較高。不過,這劇院太好玩了,如能夠「用盡它」的六面空間和三維設備,會造出魔幻。以往,「黑盒」是簡陋的地方,如「皮包骨」,現在,升格為「脫胎換骨」了!

至於《Fuerza Bruta》的內容,如「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 加上「當代實驗劇場」,都是憑歌唱、雜技、戲劇、飛舞、特效來結合的「一品鍋」,觀眾看得高興。但是,對於專業劇場人來說,藝術驚喜位不算多。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劇場的潮流是一群表演者在台上行路,有些快走、有些慢走、有些相碰、有些擦身而過:我去了高雄看過的當代舞如此,《如夢之夢》如此,《Fuerza Bruta》也如此,頗是一窩蜂。

戲劇名師鄧樹榮和我閒聊,他說:「現在能夠賣票的,如果不是『人性』(humanity) 的戲劇,便是那些『好玩』(fun) 的歡樂東西,再不然,就是觀眾看了會驚訝後大叫wow的東西(spectacular)!」我說:「對!《如夢之夢》是行內人看到劇團如何善用黑盒所有空間,然後大叫wow的作品,而《Fuerza Bruta》則是行外人即觀眾,看到劇盒特技後,會大叫wow的作品!」

做電影,可以享受光環;做電視,可以討一口飯;那麼,今天黑盒的設計和裝置都進步了,黑盒都舉足輕重了,但是,我們的戲劇水準會因此提高嗎?

內容提供:李偉民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新的西九「神秘空間」和澳門「魔幻空間」―《如夢之夢》還是《Fuerza Bruta》出色?」​】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