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凌】比傳統欺凌更傷人 對受害者的漠視也是一種傷害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編按:隨着互聯網愈來愈發達,網絡欺凌也變得無處不在,而網絡欺凌甚至比傳統欺凌傷害性更大。到底什麼人較易成為被欺凌對象?旁觀者其實也在阻長欺凌風氣?

網上欺凌與傳統欺凌

網上欺凌與傳統欺凌都有相同的特質。兩者都是攻擊性的行為。兩者出現在權力不均等之時,而且欺凌行為都會重複出現。在網上欺凌的情況中,較懂得運用科技的一方與被欺凌的一方在權力上不均等。

網上欺凌與傳統欺凌也有不同之處。網上欺凌者常常認為自己的身分是隱藏的。當人們毋須公開個人身分時,通常都會做一些面對面時不敢做的事。這種「去個人化」的情況下,同情心或後悔的心情都會大減。換句話說,使用科技來欺凌的人很容易會做出殘酷的事情,因為網上欺凌是「遙距」的欺凌,欺凌者不會看到被欺凌者的即時反應。

網上欺凌與傳統欺凌所發生的時間都不一樣。網上欺凌可以發生在一天的任何時間,而不只是在上學時。網上欺凌有很多潛在的觀眾,可以像病毒那樣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會對被欺凌的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網上欺凌有很多潛在的觀眾,可以像病毒那樣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會對被欺凌的人造成更大的傷害。(Jay Wennington/Unsplash)

青少年人不懂得用平時處理面對面關係的情緒,來處理網上受傷的情緒。網上欺凌的經驗與以往在學校飯堂或操場所發生的欺凌事件不同。被欺凌的人看不見欺凌者,也看不見和感受不到來支援他的人的反應,沒有任何人與被欺凌者共鳴,使他感到更無助。而且,這樣的情況下,也很難會有權威人士介入調停,加上網上欺凌的速度很快、又沒有個人接觸,很容易令一些不會當面欺凌別人的人也加入這個嘲諷的行列。網上的負面評語會一直存在,持續性比當面的欺凌更久,而網上欺凌也令受害者無處排解他的情緒。

在Walrave & Heirman(2001)的研究指出,長久地作出網上欺凌的人,通常都會限制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是因欺凌者意圖將自己的壞行為包裝成良性的表現。

被欺凌的人看不見欺凌者,沒有任何人與被欺凌者共鳴,使被欺凌者感到更無助。(Mitchell Hollander/Unsplash)

網上欺凌的結果

經歷過網上欺凌,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焦慮、抑鬱、濫用藥物、難以入眠、身體病徵增加、學習表現下降、曠課、逃學、輟學、謀殺和自殺。此外,網上欺凌更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因為網上的通訊本質上就是可複製的、不容易有情緒反應、不能控制接收過程、相對地持久,以及隨時都可以接觸,這些特質使網上欺凌很容易變成持續的習慣。

由菲律賓的一個維護組織「菲律賓停止欺凌」(Stop Bullying Philippines),發起一個非正式調查顯示,當地最普遍的網上欺凌平台就是Facebook,第二名的手提電話,但已被Facebook遠遠拋離。欺凌者會攻擊受害者的名聲、外貌和他的意見,所以,雖然社交媒介有助青少年建立同輩關係,但也可能成為接受負面信息或使他們受傷害的平台。

社交媒介有助青少年建立同輩關係,但也可能成為接受負面信息或使他們受傷害的平台。(William Iven/Unsplash)

網上欺凌的個人因素

最近關於網上欺凌的薈萃分析研究顯示,網上欺凌持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攻擊性行為和道德解離(Moral Disengagement)。傳統的欺凌是直接的攻擊性行為,而網上欺凌是間接的。人們參與網上欺凌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報復、憤怒、顯示自己的技術,或是單純地覺得好玩,用來自娛。認知同理心不足(即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低)是網上欺凌中的要素;而自戀也有關係,即為達到個人目的而剝削或利用別人。至於受害者,其中有不少本身的社交能力低,或有過度活躍,這些人似乎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社交能力低,或有過度活躍的人似乎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Stefan Spassov/Unsplash)

網上欺凌會帶來什麼影響?根據Kowalski(2014)的薈萃分析,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抑鬱和焦慮分數偏高,而自尊心分數偏低。這可能是網上欺凌的原因,也可以是網上欺凌的結果。

另一項值得留意的是,網上欺凌與高社會經濟地位背景也有關聯。愈多機會接觸科技,就有愈多機會接觸網上欺凌。高風險的上網行為之間也有關聯,例如提供個人資料也有機會遇上網上欺凌,不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都有這樣的現象。

網上欺凌與高社會經濟地位背景也有關聯-愈多機會接觸科技,就有愈多機會接觸網上欺凌。(Gilles Lambert/Unsplash)

處境因素

曾遭傳統欺凌的孩子也很有可能遭網上欺凌。分別在於,遭網上欺凌的人通常不知道欺凌者的身分,這種隱藏的身分讓不法分子欺人更甚。

旁觀者和見證人都有很重要的角色,他們通常都不想牽連其中。但他們不做任何事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助長欺凌的風氣。在一個台灣研究中(Huang, 2010),大部分台灣學生對網上欺凌的態度都是漠不關心。雖然大部分青少年面對網上欺凌時會向同輩傾訴,但可惜的是,這些同輩通常都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們都想避免衝突。

旁觀者和見證人都有很重要的角色,他們通常都不想牽連其中。但他們不做任何事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助長欺凌的風氣。(Anthony Tran/Unsplash)

身邊人因素

如果同輩可以更有同情心,他們應該正視所見到的現象,為受害人發聲,或者告訴其他成年人。這可能有助改善情況。正視網上欺凌的人要注意,千萬不要轉寄傷害性的信息或圖片,間接地參與網上欺凌。同輩之間可以互相支持,合力營造一種氛圍:不論在網上還是普通生活,旁觀者都拒絕與這些負面行為者同流合污。

學校對於監管網上欺凌都有很大責任。Williams & Guerra(2007)的研究指出,那些認為自己能投入學校生活,又認為學校氣氛是可信賴、公平和美好的學生,較少遇到言語和身體上的欺凌。相反,冷淡的校園氣氛會帶來苦惱和不安感,這樣的氣氛更易潛藏網上欺凌的行為。

父母和同輩欺的管教和支持可阻止凌風氣蔓延。(Tyler Nix/Unsplash)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是一大重要因素。會欺凌別人的學生通常與父母關係較差,而且父母也不太理會他們。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和懲罰,最有效阻止網上欺凌風氣蔓延。

因此,得到同輩的支持、積極的校園氣氛和父母的監管都有助保護孩子遠離網上欺凌。

《網絡孩子——父母教養新思維》的書封。(突破出版社)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孩子——父母教養新思維》。

上官賢恩編著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