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寄屋橋次郎】日本壽司第一人小野二郎 六個原則成就職業高度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相信大家都對那家幾年前招待安倍和奧巴馬的壽司小店「數寄屋橋次郎」略有印象,原來這家店的創始人小野二郎曾主演一套紀錄片,介紹他的傳奇人生。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小野二郎,人稱「壽司之神」,是日本料理界首屈一指的壽司職人,亦是年紀最大的米芝蓮三星廚師。其所經營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於2007年始獲得《米芝蓮指南》推介,可惜在2019年末因不接受公眾訂位,而被收回米芝蓮殊榮。《壽司之神》由Magnolia Pictures發行,於2011年在美國上映,講述小野二郎成為壽司職人的傳奇人生,分享他的「職人之道」。

所謂「職人」,指的是在某種技藝上練習至極致的人,受行內行外的人景仰。在日本,一些有名及傳統的店家,多數只會專注於獨門技藝,並把該技藝練至無人之境,務求成為該範疇的巔峰。這些技術透過師徒制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讓自己的流派推崇至人所皆知。

小野二郎二戰後到了東京都京橋的「與至乃」跟隨吉野末吉學習做壽司,學師九年後開始在銀座的「與至乃」分店擔任店主,並於1965年獨當一面,在東京地下鐵銀座車站大樓地下創立「數寄屋橋次郎」。在2005年,小野二郎獲日本厚生勞動省表揚為飲食界的代表職人。

小野二郎後來在在東京地下鐵銀座車站大樓地下創立「數寄屋橋次郎」,並被表揚為飲食界的代表職人。(《壽司之神》劇照)

1、每日重複同一件事,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工作

小野二郎的前學徒水谷八郎回憶道,小野二郎只有在國定假期及出席葬禮的日子,才會休息,其他時間必定會回去店內工作。

小野二郎日夜工作,只有在國定假期及出席葬禮的日子才會休息。(《壽司之神》劇照)

2、所有細節,必須留意

小野二郎表示,自己因為已經做了壽司幾十年,會留意學徒們沒有注意的地方,並多加提點。他做壽司的時候,會因應顧客的性別而對壽司的大小作調整,亦方便壽司入口,亦會因爲看到客人是左撇子,而特意把壽司放在板的左邊。

小野二郎做壽司的時候特別留意細節。(《壽司之神》劇照)

3、必須把工作成為生活的全部

小野二郎說,孩子還小時候,他難得假日在家休息,孩子卻跟媽媽說:「為什麼有個陌生人在我們家睡覺呢?」。當年,小野二郎早上五時起來工作,晚上10時回家,孩子們已經睡覺了,故很少跟孩子見面。他更說自己算不上是一個稱職的父親,更像一個陌生人。

小野二郎因工作甚小和孩子相處。(《壽司之神》劇照)

4、技藝沒有巔峰,總有可改良的地方

小野二郎學師時,師傅跟他說壽司歷史悠久,基本上已經沒有可改進的地方。小野二郎卻創造了當時不存在的壽司菜式,亦在處理食材的方法上多作改良。例如,一般壽司店的鮮蝦都是在早上一次過烹煮好後放進冰櫃的,小野二郎卻在客人品嘗壽司前才煮好鮮蝦。小野二郎從前只會按摩八爪魚三十分鐘,以令肉質變軟,免得吃起來像橡膠。後來他的技藝變得更好,要求要按摩章魚四十至五十分鐘。

小野二郎努力讓自己的技藝變得更好。(《壽司之神》劇照)

5、愛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當年已經年過八十五的小野二郎從未想過退休,明言退休什麼也不做的話,他反而不習慣。只有當他的手不能再做壽司,又或樣子變得太恐怖的時候,才會考慮。

小野二郎把做壽司作為他一生的工作。(《壽司之神》劇照)

6、由低學起,每一個小步驟都要練至極致

小野二郎會爲客人準備熱毛巾,所以學徒一開始的工作便是由擰毛巾學起。因為毛巾很燙手,毛巾擰起來很辛苦。然後是學習如何用刀和料理魚。十年過後才會讓你學煎蛋。小野二郎的弟子回憶道,學煎蛋的時候經常失敗,到了一天可以做四大塊玉子燒,大家仍然覺得他做得不夠好,結果學習煎蛋三個多月以來,做出二百餘個失敗品。當他做出成功的玉子燒後,小野二郎稱讚他為職人,讓他開心得不得了。

所以弟子都是從低學起,甚至十年過後才會學習煎蛋,務求把每個細節練好。(《壽司之神》劇照)

飲食評論家山本益博認為,小野二郎退休後,壽司可能永遠達不到現在這樣高的水平。倘若長子小野禎一傳承父親的手藝,延續小野二郎對壽司品質的堅持,壽司專門店亦能蓬勃發展。 山本益博的擔憂並不無道理,畢竟正如水谷八郎指出,當年他工作的「吉野壽司」,也是著名餐館,但到了二代目,顧客全跑光了。

可惜,現在「數寄屋橋次郎」已經不接受公眾訂位,只接受熟客介紹,又或透過頂級飯店禮賓部方可訂位。

+2

內容提供:檸檬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電影紀錄片《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職人之道」​】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