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憶】紅A塑膠杯到雲石杯 細數那些年陪伴港人的生活百貨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香港有句話:「行橋多過你行路,食鹽多過你食米」,我們這些經歷數個「十年」的香港人,有幸有不幸。

【01撐場為開放式自媒體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撐場及發表作品吧!】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香港家居生活文化歷史:從裕華、永安、三越、連卡佛、到G.O.D.、MUJI、Francfranc和MINISO」,刊於01撐場】

幸運的地方是什麼都見識過,所謂「鬼老就靈」。售貨員費勁推銷:「這是最流行的束腳褲,買吧?」我說:「60年代的原子褲便是這個樣子!」髮型師問我要不要剪「剷青頭」?我答:「好人好者,為什麼要剪一個黑白電影『十兄弟』的兩截頭髮?」回應老氣橫秋,像德古拉翻生。

不幸的地方,如電視奇才甘國亮說過:「我們這個年紀,什麼都試過,還有什麼可以提起興趣?」朋友約去北海道二世古賞雪,我說:「一早去了,八十年代二世古的雪和今天的有分別嗎?」有人教我去曼谷吃鮑魚,敬謝:「小時候,吃喜酒的鮑魚,已是小孩子的拳頭那般大。」

歷盡滄桑。以刷牙的漱口盅為例:六十年代,以搪瓷製造,印上牡丹花圖案。七十年代,大家改用「紅A牌」塑膠杯。八十年代,貪慕虛榮的我,會買「連卡佛」的雲石杯。到了九十年代,「無印良品」在香港登陸,改買簡約的銻杯。到了今天,返璞歸真,隨便在「Pricerite」買個玻璃杯了斷。

數十年前,香港人緊張衣履是否好看,有云「先敬羅衣」,而家居用品,都不計較品味,以「實用」為主;最奇怪是到了今天,情況沒有多大改善,看過有些豪宅,為什麼用「日本城」的東西?沐浴細軟,好歹應該放一個「The Body Shop」或「Kiehl’s」的系列,驚見花王洗髮精。有朋友的洗手間擺著「LVMH」旗下「Fresh」的名貴產品,但是只放不用,消耗的,還是躲在櫃內的「Dove」乳液。家居生活用品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感情上,它們細訴過去,一個家的日子。

「實用」和「好看」的分界線,無情地鮮明,「一分錢,一分貨」,就是了。但是,「好看」和「療癒」用品的分別,前者是為了面子,東西愈貴,愈代表地位,而後者,恐怕是由於我們疲憊或孤單,當觸摸一件家裏的美麗用具,感受到一絲「小確幸」。香薰蠟燭受歡迎,是因為房間的琥珀味道,讓人們覺得幸福;我家裏放了一個溫泉小木桶,從京都搬回來,從沒浸過,可是每晚看到,靈魂便飛到寧靜的草津溫泉。

外國人注重家居生活文化,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中國人自清末,掙扎於一個「窮」字,吃都不夠,講什麼生活情趣。到了今天,有些人住在政府房屋,願意花錢買Benz大車,也不願意佈置家居。唸小學時,我經過中環皇后戲院(今天的陸海通大廈)後面,有一攤檔,專售外國雜誌,其中有本家居刊物,叫「Homes & Gardens」,人家在1919年,已談如何夢幻地美化住所。當時,香港人還是稱浴室做「廁所」,只是大小方便的地方,偷看這本雜誌,簡直不敢相信外國有這樣漂亮的房子。到了中學,同輩家裏有錢,他們家居的佈置有兩種:第一種是中式的「古色古香」,什麼書畫屏風、雲南大理石餐桌、酸枝家俬、雪白的潮汕抽紗檯布,還被一塊茶色玻璃壓著;第二種是模仿文藝復興的佈置,石膏浮雕、金漆梳化、水晶吊燈,但是被港式鐵窗花枝出賣,廁所馬桶也是「American Standard」牌子,香港的環境不是歐洲氛圍,不可把橘子帶過淮河。

60年代,香港有兩個 parallel worlds (平行世界),一個屬於英國人,一個是本地人;本地的家居用品和外國人的比較,「蚊髀和牛髀」,相形見絀。中國人的廚房、浴室東西,只去北角春秧街「小上海」的缸瓦舖打發:家家戶戶有一個難看的黑鐵鑊、一個給老人家「放飛劍」的痰罐、床邊有把大葵扇、洗菜用的竹筲箕,噢,還有通渠用的長鐵鉗、草掃把、雞毛掃、米缸……今天回望,那些東西老土但是浪漫。

7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改善了,願意花錢添置家居用品。當時有兩批人,傳統的,會去國貨公司,例如中環閣麟街附近的大華國貨公司、灣仔莊士敦道的新中華國貨、北角仍然存在的華豐國貨;九龍方面,最著名是佐敦道的裕華國貨、近旺角山東街的中僑國貨(已結束營業),最難忘是那些印上「萬壽無疆」的瓷碟和五花八門的熱水壺。喜歡大路「洋貨」的會去上環的永安和舊先施百貨(即今天的南豐大廈)、彌敦道的瑞興百貨、旺角的大大百貨(今天聯合廣場所在)。大家想擁有的,當然是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德國孖人牌不銹鋼刀、法國De BUYER鍋具。

80年代,大學畢業後,我搬離家獨立生活,像自由小鳥,為自己的小天地佈置,當時亂花錢,想享受從未擁有過的東西。

彼時,香港人眼角高了,國貨公司售賣的東西視為古老,誰還在家裏穿塑膠拖鞋、放一件烏蠅拍;而西洋舶來品又太貴,於是日本「生活雜貨」(這個日詞太美麗)乘勢進攻香港,前後來了多家日本百貨公司,像衣服受熨斗壓著,蒸氣般熱,大家買個不亦樂乎。在太古城有UNY(今天的APITA)、康山有JUSCO(吉之島)(今天的AEON)、銅鑼灣兵家必爭之地有Sogo(崇光) 、大丸(Daimaru)、明珠戲院對面的松坂屋(Matsuzakaya)、三越(Mitsukoshi,即現在的希慎廣場)、金鐘太古廣場有高檔的西武(Seibu,他們把年青人的生活潮牌「Loft」帶來香港,大家還記得他們特大的鮮橙色膠袋嗎?);尖沙咀有伊勢丹(Isetan, 即喜來登酒店的旁邊)、東急百貨(Tokyu),即今天Victoria Dockside所在地,他們把日本百年品牌Swans的泳鏡帶來香港);新界方面當然是沙田的西田和新城市廣場的八佰伴(Yaohan)。悲哉日本百貨,今天在香港還留存的,只有Sogo百貨,老闆不再是日本人,再沒有獨特的東洋味。那個年代,有四種不能不買的精緻日本百貨:焗漆的碗碗碟碟、黑白灰色的塑膠用品、漂亮廚房圍裙和大大小小的新派油鹽瓶。我放棄了青花米通飯碗,去「新大丸」(今天的銅鑼灣加寧街) 買了一套日式碗碟,用到現在,依然滑溜。

迷人的香港過去是一個俏麗美女,不過一天比一天消瘦,此刻,突然擰轉身子,跑得很快,失跡了。我失落地告訴年輕的路人,我們曾經有這個美女,他問:「才剛剛到來,未見過美人。」

今天律師多如社工,老百姓找律師容易了,我們年代的律師是精英,出沒地方多以中環為主,於是我們買家居用品,便是附近的百貨店,現在這些地方都完全消失:石板街旁邊1850年創立的連卡佛(Lane Crawford)(還記得它入口的巨木推門)、它對面的龍子行(Dragon Seed),聽說和連卡佛一般老,還有時裝名牌Joyce,亦賣過時尚家居用品,雪廠街的印刷行,內有一層專賣英美等地的雜貨。龍子行的東西很「貴氣」,還記得他們實木的垃圾桶、浴室用的玻璃手推車和皮造的紙巾盒。今天,留下的,只有1950年開業的公啟行(Kung Kai Hong),它專售外國餐桌用品,店舖已很古舊,不過,經常看到有文青去文咸東街「朝聖」。現在,說中環有家居雜貨賣,似天方夜譚。

香港家居生活用品的沉悶期由2000年開始,那時候,香港的「昔日光榮」已見滑落。2003年更有「沙士」疫潮,新的百貨公司不來,舊的一家家倒閉,我們這些生活潮人,只好「禮失求諸野」,飛到東京大買特買,當年大阪仍然落後,老店如阪神(Hansin)和阪急(Hankyu),毫不吸引。

去到東京,簡直是「迷失樂園」,拿回香港的家居用品,總是別人沒有的。去新宿(Shinjuku)的丸井(Marui又稱0101)百貨買日本版Paul Smith浴室擺設、上野(Ueno)的藥妝用品、日暮里(Nippori)買種花鐵具,接著去淺草(Asakusa)的合羽橋,假裝廚師,大搖大擺看專業廚具。我連日本的衣架、拖鞋都買,一箱箱寄回香港。

0101。(作者提供)

日本的東西買膩之後,戰場擴展至西方,倫敦的Selfridges、Liberty…… 雪梨的Myer、David Jones……紐約的Macy、Bergdorf Goodman都要去。他們的生活用品,是香港買不到的,而且東西隨時比香港便宜,他們最精采是聖誕樹的裝飾、古典鬧鐘、護理皮革的accessories等等。不過,對紐約的印象認真普通,兩次郵寄東西回港,都被偷去。

Liberty。(作者提供)

談起外國生活用品,不能不提「宜家」(IKEA) 和「Habitat」:在80年代,宜家只是幾個香港老外代理的小店,位置在灣仔芬域街和告士打道交界,只有四十多平方米,他們最受歡迎的,是北歐的現成地毯,誰料它今天在香港,成為最受歡迎的超級牌子。至於Habitat家居用品,創立於1964年的英國倫敦,在80年代,曾在尖沙咀海運大廈出現,可惜市場定位不高不低,捱不過去;數年前,Habitat再次在銅鑼灣皇室堡現身,後來店舖又不見了。

IKEA。(作者提供)

提及香港家居生活的文化歷史,要講講我們香港的「市寶」:「G.O.D.」(住好啲)及「上海灘」(Shanghai Tang),創辦人都是名人的後代。在1996年,做建築師的Douglas創立了G.O.D.,賣香港懷舊家居用品,最記得他們的產品用了香港六十年代的「分類廣告」做設計,包括色情指南,甚具玩味,高峰期在銅鑼灣富豪酒店,擁有自己的商場,但是後來「縮細」經營。上海灘是鄧永鏘1994年在香港開店,玩上海復古風,輝煌時期,在紐約也有分店;他們畢打街的店舖,曾經有生活用品部,最愛他們薑花空氣噴霧,可惜,鄧氏在2017年離世。

Shanghai Tang。(作者提供)

今天,生活不講究文化的,光顧「用品超市」如日本城、實惠家居,當然談不上品味。講究品味的人,要去日本潮店,如簡約的「MUJI」(無印良品)和時尚的「Francfranc」,價錢適中,擁有自己的獨特設計,最近看到Francfranc 有按摩器賣,現代人生活進步,按摩器也成家居用品。奇怪,以「創意」為主的生活用品店「Tokyu Hands」,並沒有來到香港。在日本,上述三個生活文化品牌,鼎足而立。如想要買「Tokyu Hands」,不用飛去日本,可以飛台北,那裏有分店。

最近,異軍突起的是一家叫「Homeless」的店,代理歐洲用品,聽說荷蘭的Miffy公仔,是他們的熱賣;十多年前,它在中環歌賦街開業,老闆從年輕人也變了「中佬」。內地品牌,如「MINISO」和「NoMe」(將軍澳有分店),也開始進軍香港,東西非常便宜,品味也不差,是否耐用,有待觀察。

香港「AEON」最近發功,引入一個生活品牌叫「HÓME CÓORDY」,日本的,東西超級便宜,有些十元八塊便可交易,難以置信。

本人老僧入定,物質慾漸在放下,再亂買「身外物」,像手臂沾上醬油,抹去只添麻煩。家裏的東西,也不想更替,因為它們是回憶的情意結,數十多年前的戰利品,恐怕要變成陪葬品。

有時候,在亂想:數十年後,香港的生活雜貨,會是誰領風騷?誰又會像我一樣,把香港家居生活文化故事寫下來 ?

內容提供:李偉民

【01撐場為開放式自媒體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撐場及發表作品吧!】

(以上文章內容為用戶提供,並不代表香港01官方立場及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