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作曲家的戀聞軼事:楊納傑克的遲暮忘年戀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今時今日,一幀短訊、一段影片,或者社交媒體上的一道帖子,都足以讓公眾人物隱藏已久的感情生活曝光。而在二百年前的歐洲社會,這一類茶餘飯後的資訊,除了來自名媛紳士之間的蜚短流長,更常見的來源就是緋聞主角的書信。貝多芬寫給「不朽摯愛」的情書成為了後世津津樂道的謎題。舒曼與妻子克拉拉、好友布拉姆斯的書信往來,更加成為小說甚至韓劇的題材。不過,要數「痴心情長」之最,相信非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莫屬:已及花甲的他遇上年僅廿五歲的紅顏知己卡美拉,先後寫下七百多封書信表達傾慕之情。十年痴戀雖然只換得一吻,卻成就了楊納傑克晚年多部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曲家楊納傑克將他對紅顏知己的傾慕之情投放於他的作品之中。

在云云作曲家當中,楊納傑克算是大器晚成的例子。他出生於摩拉維亞(今捷克東部)鄕郊,後與妻女居於布魯爾。五十歲才憑藉歌劇《耶奴法》在國內聲名大噪,從此蜚聲國際,不過生活依然勤儉守舊,寧願徒步也不肯乘搭電車。楊納傑克的小奢侈,就是偶爾在捷克南部著名的溫泉渡假充電。1917年的暑假,楊納傑克在鎮上的小酒館邂逅已婚少婦卡美拉•史托索路娃。這位猶太裔少婦眉眼舉止之間流露出吉卜賽人的率性和風情。楊納傑克首先被她的聲音吸引,不由分說就在隨身的日記本記下了她說話的音調節奏。少婦和丈夫對楊納傑克夫婦逐漸熟絡,發展成尤如乾爹媽與女兒的關係。然而,楊納傑克私下卻對卡美拉展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追求。育有兩幼子的她被楊納傑克視為理想妻子的模範,更加是靈感女神的化身。楊納傑克晚年四部以女角掛帥的歌劇,包括《卡塔•卡芭諾娃》、《狡猾的小狐狸》、《馬克普洛斯檔案》和《死屋手記》,都是以卡美拉為創作原型。不過,這些非比尋常的作品,卻未及《失蹤者日記》來得熾熱和赤裸。

《失蹤者日記》男女主角最後選擇私奔,正是作曲家楊納傑克的情感投射。

楊納傑克自1917年八月開始動筆,1919年三月完成《失蹤者日記》。作品內容講述了一個農村小伙子「楊」被來歷不明的吉卜賽女郎「扎芙卡」吸引,難抵誘惑之下與對方私奔,兩人更誕下一子。楊納傑克毫不掩飾作品中個人投射的成分:整部作品分成二十二個片段,由扮演男高音和女中音分別演繹「楊/楊納傑克」和「扎芙卡/卡美拉」的化身。楊納傑克在「扎芙卡」出場的部分指示女中音要不動聲色地「飄」過舞台,配合帶點詭異的幕後女聲合唱,還有舞台燈光效果,予人疑幻疑真之感。另外,楊納傑克利用名為「肉慾間奏曲」的鋼琴獨奏段落,交代了男女主角「滾床單」的情節,其大膽程度絕不遜於理察•史特勞斯《家庭交響曲》的同類場景。

現實中,楊納傑克未能與知己開花結果,《失蹤者日記》卻充分展示他熾熱不斷的深情。

《失蹤者日記》首次發行的時候,楊納傑克指定出版商以卡美拉的形象作為樂譜封面插畫,並視之為兩人的「愛情」結晶。十年轉眼過去,楊納傑克的名氣換來一頭白髮,與元配妻子同住一屋卻已私下協議「離婚」;卡美拉在容貌和身材上漸見中年婦女的富態,丈夫亦經常因工作遠行,為人妻的難免感到寂寞。也許正是這些轉變令卡美拉在1927年的溫泉相聚中,默許了楊納傑克渴望已久的「周五之吻」。1928年夏天,楊納傑克刻意把出生地的別墅加建翻新,並邀請卡美拉一家前來渡假。可惜,年邁的楊納傑克因為冒雨出外尋找卡米拉的兒子得了肺炎,救治無效。楊納傑克臨終前,卡米拉一直陪伴在側。彌留之際,他在屬於兩人的札記寫下了這樣的一句:「有你坐在我身旁,我於願足矣。天上人間,大概也不外如是。」

捷克布爾諾國家歌劇院――《失蹤者的日記》
播放日期:3月12至15日
免費網上睇,請立即登記:https://go.hkaf.org/gehjVE

放映節目為香港賽馬會藝粹系列之一,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