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adidas爭議|燒NIKE鞋、向adidas說「不」之前需要讀哪本書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編按:近日國際形勢急變,多名香港藝人紛紛與自己合作過的歐美品牌「割蓆」,以表達他們所代表的立場。自此,民間出現不文明行為:焚燒家中收藏的涉事品牌產品,拍成短片,上載到社交媒體,獲廣泛關注,甚至有網民倣效、上載。然而,他們未必知道的是,運動品牌之間,其實都曾有激烈競爭的行動,一同競逐簽署球星代言,牽著運動的進步與發展,促成可供運動員安全比賽的文化。
已故球星高比拜仁(Kobe Bryant),早在高中時期已獲adidas簽約,以他的名義推出球鞋,時至2002年夏季轉簽Nike;兩大品牌亦是處於今日紛爭的風眼位置。高比拜仁傳記《生來張狂》本月由台灣引進、出版,本版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內容(注:為方便香港讀者閱讀,內文台譯中文在本文換成英文原名),回顧運動產品公司物色代言人的故事,在今日各種紛爭裏,此書或可啟發網民:每個運動品牌的建立,需要積年累月的經驗與智慧,需要重視運動文化......

隨著Kobe Bryant在籃球比賽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花在個人裝備的心力也越來越大。對像他這樣的球星而言,所謂的裝備,指的就是球鞋。

文:Roland Lazenby | 譯:李祖明 | 來自《生來張狂:科比.布萊恩傳》

就像與Kobe Bryant有關的許多事一樣,他與球鞋結緣的起點也有Michael Jordan的身影。

隨著Nike推出的Air Jordan系列成為炙手可熱、引爆市場的產品,一場球鞋革命就此從1984年開始掀起。

+35

離開NIKE奔向adidas的人

而到了1990年代早期,這波革命中的三位核心要角離開了NIKE,營運著adidas美國分公司,並期待能透過找到一位代表性年輕球員作為新球鞋系列的代言人,藉此再創當年旋風。

這三個人分別是前NIKE副總裁Rob Strasser、在Nike擔任設計師多年的Peter Moore與籃球界權威Sonny Vaccaro,而他們也將看著自己的努力,挑起了NIKE與adidas在1990年代一場越來越有針對性且一發不可收拾的球鞋戰爭。

這是真正打響Nike與adidas之間戰爭的初陣。
Sonny Vaccaro

Vaccaro攻佔美國青少年籃球市場的戰略,幫助adidas超前部署、提前掌握下一世代的未來球星,此舉也成為點燃球鞋市場戰火的主要原因。

+15

有人覺得Vaccaro這一招令人拍案叫絕,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以金錢利益進一步玷污了這項運動,年輕球員將成為這場錢鬥的焦點,球鞋產業的巨大金流也將吞沒一流的AAU球隊。

無論這對籃球造成了什麼樣的長期傷害,NIKE創始人Phil Knight都很快地發現了這樣的競爭將成為箝制自家公司在籃球鞋全球市場利益的一大威脅。

作為NIKE的前員工,Vaccaro、Moore和Rob Strasser都非常渴望與Knight和他們的前東家競爭。與Jordan這位不論在球場翱翔還是在市場賣鞋都無人能出其右的夢幻青年球員共事,成為鼓舞著他們夢想的美好回憶。

+5

NIKE與adidas之間的戰爭

事實證明,Air Jordan系列在1984年秋天的發售是一次通往成功的瘋狂冒險,也是一次值得他們再三緬懷的回憶。

他們也理所當然地賺了不少,這將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巔峰,他們的職業生涯也將因Jordan的神奇魔法而大放光明。神奇到,就連David Stern都想要他的簽名鞋。即使是在三十年後想到這件事,Moore都忍不住嘴角的微笑。

1984年,NIKE和adidas還是難兄難弟,都是苦苦掙扎的運動鞋公司,像隻無頭蒼蠅般地尋找市場與定位。當時NIKE的股票,一股只要七美金就能買得到。隨後,Vaccaro提出了一個以來自北卡大學的年輕飛人Jordan為主體,打造一系列產品的偉大構想。

【相關文章:回顧高比傳奇一生

CBS廣播員Billy Packer,與Vaccaro、Knight在1984年奧運期間在洛杉磯共進晚餐,席間Packer聽到 Vaccaro滿腔熱血地希望Nike能以一筆大合約簽下Michael Jordan。他告訴Knight,Jordan會成為下個世代的重量級人物。Packer記得,Knight對Vaccaro的提案並不感興趣。

NIKE與adidas之間的競爭從1994年7月起越演越烈。

當時他們連替高中球員舉辦的菁英訓練營都準備在同一周開幕。

運動培訓場地造就運動品牌的成功

NIKE訓練營選在芝加哥的郊區進行,adidas則辦在New Jersey的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曾經替Nike一手操盤ABCD訓練營的Vaccaro,現在要在adidas如法炮製。他特地將訓練營安排在與Nike同一週,就是為了讓雙方的競爭增添更多的話題性。

他要這些頂尖球員選邊站。

雖然並不是沒有其他優質訓練營,但參加者大多是為了爭取在大學教練面前曝光的球員。NIKE與adidas的訓練營則是只邀請菁英球員,不但基本上免費,也另有許多好處。

「這是真正打響Nike與adidas之間戰爭的初陣。」Vaccaro回憶。七月訓練營開幕的前一天,Vaccaro驀然昂首,發現Joe Bryant(編按:Kobe父親)站在自己面前,且看起來有求於自己。

Joe Bryant很快便開宗明義地對Vaccaro說,自己在La Salle University擔任助教,並有個剛以非凡成就結束高二球季的兒子,只是他並沒有收到任何人的邀請、沒能參加任何菁英級的訓練營。

+14

「當我還是高中生時,沒有人給我參加全美等級訓練營的機會。」Kobe事後回憶。

當然,他的言下之意是指Nike並未邀請Kobe參加訓練營。

Sonny Hill是當時NIKE在費城最高層級的代表,甚至還有一位Lower Merion High School的老師,在這間公司擔任面對業餘球員的窗口。但他們都不覺得科比有足夠能力進入訓練營,或自身也沒有夠大的權力將他納入NIKE訓練營的頂尖球員名單。

「我想Sonny Hill與這些人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目光短淺,沒辦法看得更遠。」Vaccaro邊說邊回首往事,「如果你不是Lord Beaverbrook High School、West Philly或任何費城主流高中球隊的球員,在他們眼裡就不是菁英球員。Kobe讀的是Lower Merion High School,他們很難忽視這一點,這也讓Kobe在費城的地位並未受到承認。」

當時Vaccaro從未聽過Kobe Bryant的大名。「我對他一無所知,」他說,「更從沒看過他打球。」

而幾乎所有參加Vaccaro訓練營的球員都是高知名度、升高四的球員。只有其中三位是即將升上高三的學生。

運動品牌建基於感恩文化而非單純金錢

因此在這個訓練營開幕前夕,Joe Bryant真的是在向Vaccaro乞求一個機會,讓他的兒子加入。

如此一來,Kobe的前景將產生戲劇性的轉變,因為光是能名列訓練營受邀名單,就代表著他的名字將會出現在全美國大學教練眼前。

「我讓他加入了。」Vaccaro說,「因為Joe Bryant參加了我在一九七二年辦的比賽,還贏得MVP。」

「Sonny.V!」被問及Vaccaro的事時,Kobe在2001年這麼說,「是Sonny.V給了我第一次機會,他讓我參加訓練營、給我機會展現我身為籃球員所擁有的技巧。我愛這個傢伙,他有著開闊的胸襟,也熱愛籃球,更重要的是,愛著孩子們。他願意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展現自己的能耐。他很棒,真的是個很好的人。」

(獲出版社授權節錄轉載,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書名|生來張狂:科比.布萊恩傳(SHOWBOAT: The Life of Kobe Bryant)
作者|Roland Lazenby
譯者|李祖明
出版|堡壘文化(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