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工作者著作獲出版雙年獎連頒兩獎 陳伊敏:香港可借鑒的視點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編按:早前,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公布得獎結果,媒體焦點紛紛關注一書——奪得「市場策劃獎」的《香港志.總述大事記》怎樣「實至名歸」(評審語),尚有各路出版物獲獎,甚至有一書兩獎的現象:《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 奪圖文書類出版獎和優秀編輯獎。本版邀請作者分享她從構思到出版的心路歷程,微觀人口老化現象中的歐洲長者怎樣思考。

我們從小被教育如何「長大」,卻鮮有學習怎樣面對「老去」。

2013年,探訪獨居長者的經驗開啟了我對「老」這個話題的探索。

有一位九旬的伯伯,離島的家有個大花園栽種果樹。第一次見面,他摘了龍眼請我吃;兩年後,他隨手摘個芒果給我;最後一次見他,木瓜、香蕉和番石榴都靜靜地躺在地上爛熟發酵,他卻無法彎腰去撿。不久,他竟坐著輪椅被送入老人院。

文:陳伊敏

德國小城Arnsberg的長者相聚一起運動後玩樂。圖片來自《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照片由作者拍攝 )

「我老到沒有力了。」這句話深深觸動我:原來力量最終會從一個人身上消逝……老到無力,是怎麼一回事? 老,到底意味著甚麼?

記者工作的日常,這個問題不時縈繞心頭。曾報道過不少高齡社會的議題,例如長者拾荒、醫療、護老者、臨終關懷,有感香港人談「老」,似乎總是和「問題」相連。細想,傳媒揭示問題的同時,似乎放大了高齡社會的負面和長者的弱勢。傳媒呈現了甚麼樣的老年景象,大眾對長者的集體印象,都影響每個人對「變老」的理解與想像,乃至影響不同世代之間的相處——你問父母「吃藥了沒有」,還是問他們「去哪兒玩」,是截然不同的對話氣氛。

年逾八旬Jutta Montag熱愛健身。圖片來自《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照片由譚志榮拍攝、作者提供)

在揭露問題的同時,我愈發看到社會的需求——尋找高齡社會新的可能性。 三聯副主編李安深有同感,支持我就此議題寫書。

第一站我選擇了德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養老金制度的先驅。 我的寫作計劃獲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無界行者」獎學金支持,「當我老了,想過怎樣的生活?」我帶著問題上路,2015和2017年兩度赴德國探尋。走訪19個城市, 做了200多個訪問,從高官到救濟金領取者,從兩歲到105歲,從個人的老年哲思到公民社會的自主行動,前後跟蹤記錄了四年。

赴德前已有定位,但兩百多個訪問如何取捨?成書之路不易,一度深陷資料堆,多番踟躕。幸有李安提醒,所備素材已多達三本書了。於是忍痛割捨,只取對華人社會較可借鑒的故事。數年來,幸得一眾師友啟發,常徹夜與我討論內容。交稿前,攝影記者李漢斌和周耀恩從上萬圖片中精選編排,令每章節圖片恰到好處。另外,編輯莊櫻妮認同我的理念,設計師李嘉敏相助……書末感謝名單逾百人。正是不少人的共同願望,深耕成《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一書。

+2

記得有位年近八旬的婆婆——Jutta ,愛穿背心超短裙出街,有時街上遇到年輕人對她吹口哨,她俏皮一笑:「小伙子們, 別想打阿婆主意啊!」她告訴我:「人總是會老的,不過,有皺紋的臉看起來更有故事,不是嗎?」

年逾八旬歲的德國長者Aline Zumbülte激勵三位曾身陷困境的伯伯用音樂驅散陰霾。 圖片來自《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照片由李漢斌拍攝、作者提供)

難忘柏林遇見網紅Günther,他裝出一副拱肩縮背的模樣說:「人們以為老人總是這裏酸,那裏痛,老得不能動?」就在電音俱樂部,滿場年輕人扭腰擺臀,年過七旬的Günther和他們一起流暢地搖擺,疾轉,有時舞通宵。

老去,可以是多元的。人口老化,不只是老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德國有許多城市持續下功夫兼容不同的世代,城市決策和議政體系沒有排除長者 。 例如小城Arnsberg花二十多年去創建長者友善社會,多代中心入駐社區,多代工作坊扎根學校:孩子自幼學習老是怎麽一回事,體驗和長者相處,漸成公民教育。官方將教育、醫療、交通、福利、文化、城市規劃等不同領域整合,懂得善用社區力量,就連便利店職員也幫忙辨識腦退化走失的老人。隨著老年人口漸多,一些道路改變了轉燈時間,讓長者得以慢慢地過馬路。人性化的城市,照顧著不同年齡的需求,諸如無障礙通道、夜間照明等,讓所有人皆受惠。

年逾八旬的德國長者Jutta Montag熱愛健身。圖片來自《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照片由譚志榮拍攝、作者提供)

我並非要推崇德式養老,而是希望借鏡德國如何應對高齡社會的挑戰,怎樣創意地面對問題。書寫的是德國,但選取的是香港可借鑒的視點,亦希望看見香港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最終,德國作為地域背景並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面對「老」這一課題時能有所啟發,思索共同的困難與經驗,看見每個人的可能性——不管活到多少歲,都可以點燃生命的火花,都可以閃閃發光。

提前30年寫「老」,總膽怯有份隔岸觀火的距離感。與這些比我大半個世紀的異國長者相逢,聽他們細說生命之秋的苦與樂,甚至和他們一起生活,由此挖掘到一個個寶藏。無奈有時一邊結識,一邊告別。書寫完之前,有幾位老友記離世了。而我有幸記錄了他們在人生旅程綻放的火花,對我來說,是深刻的生命教育課。

德國的經驗啟發我對「老」有了新的視角: 年老,或許有老花,但亦有火花。不去美化老去,也不災難化老年,而是更如實地看見:逆齡只是虛幻,衰老無法抵抗。與其一味抗衰老,不如主動迎老——邊老邊學,迎接生命行至不同歷程的種種,學習面對皺紋,面對體弱,面對別離,同時學懂生命因何寶貴。

最後,這場探索令我對活好每個年紀有了期待。今天的念想,可主導我們未來成為怎麼樣的老人。現今的年紀,你活好了嗎?若可遇見未來的你,想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

(原題:年老不只老花 ,亦有火花。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陳伊敏,資深傳媒人,大學兼任講師。長期報導社會議題,以文字和影像說故事。曾獲「中大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之「卓越環境報導獎」、「 卓越女性議題新聞獎」、「卓越專題特寫獎」、「 卓越生活時尚報導獎」等。2017年獲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無界行者」獎學金赴德研究高齡社會。近著《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登上2019 香港書展三聯暢銷書榜、獲選 2019 商務印書館年度選書、香港歌德學院圖書館藏、「端 x 文藝復興傳播大獎2020」、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圖文書類出版獎、優秀編輯獎等。

出版資料——

書名|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
作者|陳伊敏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

尋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