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古納作品無中譯本 台港文化界自嘲「可以休息」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每年十月,全球華人都會關注兩項文化大事,一項是純出版界交易場所發生的法蘭克福書展,一項是諾貝爾文學獎公佈結果。前者是業界行內大事,卻又被華文世界吹捧為全球關注的事情;後者是作家們愛恨交纏,就算自己拿不到,都希望自己猜得準。至於華文出版界,歷年翻譯多部外國作品,一年一度許願活動,大家都會以書祈福。

近年,台灣出版商經常「中獎」,以往翻譯的冷門作家作品,一經諾獎「認證」後,就會大紅大紫——一陣;過了十一月正式頒獎的日子後,此作家該作品往往又回到書架「神枱」束之高閣。

今年得獎人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來自坦桑尼亞,他是難民,不是移民;他是逃亡,不是流亡。他沒有什麼「光環」,輾轉到了大學教書,又用英文寫作,最近才結束教學生涯。

直到他要退休了,華文世界竟然還是沒有留意他,各大小出版社與書店連半本譯作都沒有,弄得大家在今屆諾獎都非常狼狽,難以在最短時間點評得獎作家。於是,不少出版人與作家都在社交媒體自嘲一番,說大家可以休息一下了。以下轉錄一些出版人與作家的說法,且看今年諾獎沒有華文出版物支援,大家能談多久。

資深編輯、出版人沈嘉悅這麼說:

誰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沒出中文版,出版產業的朋友就可以休息了?!
沈嘉悅

然後向網民推介這項活動......

坦尚尼亞作家 犀利剖析殖民主義的深遠影響
和難民在不同文化與地域間顛沛流離的命運

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1948年12月20日生於坦尚尼亞, 自1960年代末以難民的身分輾轉至英國讀書, 其後作品以英文寫作,目前於肯特大學教授文學。 這是自1986年的渥雷・索因卡之後,睽違35年來首位非洲黑人作家獲此殊榮。

古納的前三部作品記錄了在當代英國的移民經驗,第四部作品Paradise(暫譯:天堂)寫於1994年, 描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殖民非洲,進入該年布克獎決選名單。 他總共著有十部小說及多則短篇作品,始終以無限悲憫的胸懷,為這世界展示殖民主義帶來的深刻傷痕。

(來源:https://bit.ly/306Qe86)

作家廖偉棠亦在諾獎公佈結果後於社交媒體發話——

好了,我宣佈今晚華文媒體副刊休息,書評人休息:)
廖偉棠

詩人廖瞇則在沈嘉悅帖下回應指——

等翻譯翻完出版出完,大家都忘了......
廖瞇

諾貝爾文學獎近年風雨不止,前些年爆出了性侵醜聞後又遇疫情;連年熱門高呼村上春樹,結果還是不似預期。

時至今屆,香港甚至有人估計會由香港作家西西奪得,最終獎項無緣華文世界。古納獲獎,作品沒有中譯本,相信不是華文出版界沒有眼光,而是一年一度的遊戲結果太難猜中。至於幾時再有華人作家獲獎,就要考一考諾獎評審的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