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雙聯展 藝術家看香港變遷

撰文:黃巧兒
出版:更新:

香港自九七回歸以來,不論在政治氛圍、經濟環境、生活面貌等層面都經歷翻天覆地變遷。藝術作品從來都有反映社會某個時代面貌的作用,放諸四海皆準,在香港,不同年代的藝術家一直都有藉著各種媒介回應這塊彈丸之地的急促轉變,從中展現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蘇富比藝術空間首次策劃的香港當代藝術展覽,邀得林偉而展出部分重要藏品,更同場策劃了當代香港藝術的展售會。其中一幅作品為石家豪2010年創作的《歷任共二十八位香港總督》(部分)。(蘇富比)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名為「下一個目的地……香港」的雙聯展,邀得香港建築師兼知名藝術收藏家林偉而展出其「 Living Collection」部分重要藏品,包括石家豪、周俊輝、何倩彤、楊東龍和區凱琳等作品,涉足繪畫、裝置、錄像以至混合媒介。除了林的藏品外,蘇富比同場策劃了當代香港藝術的展售會,兩展齊足並馳,共彙集逾50件作品,向大眾及藏家展現香港當代藝術的精髓。

林偉而自2006年起開始收藏香港藝術家的作品,不少作品更未曾公開展出,他表示這批藏品的藝術家是一群逐漸冒起的優秀新進,「他們的作品皆從細膩的個人角度出發,但卻不乏對社會時事的敏銳觸角。」

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黃傑瑜更指香港藝術既「本土」卻又「國際」,「香港的獨特文化,讓藝術家無論在題材及氣質足以與其他當代亞洲藝術家迥然不同,但卻又與國際藝術語彙相通。」

是次展覽的藝術家透過各種媒介及風格去演繹自己的香港經驗,其題材源自生活,表達個人對香港社會近年急促轉變的反響。

周俊輝《旺角,西洋菜街》,2004,油彩畫布(蘇富比)

此為周俊輝早期「街道系列」重點之作,描繪旺角街頭,以全景式構圖把香港街景盡覽其中,更包含藝術家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紅色計程車。

楊東龍《黃竹坑 - 工廈和一幅肖像》,2015,油彩畫布(蘇富比)

楊東龍曾於文革期間在內地創作政治宣傳畫,來港後的創作轉具像風格,以香港日常生活為題。此作品以香港近年最為興旺的畫廊及藝術重地為題,同時在畫面上展現了該地方多元及轉變中的多個空間,尤如一幅黃竹坑浮世繪,讓人神遊其中。

關尚智《我家晾衣架上的升 / 降旗儀式》,2007,高清錄像、彩色、立體聲(蘇富比)

此作是關尚智早期重要行為創作,記錄他於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把 97 年香港由英國殖民統治回歸中國的國旗升降儀式,移師家中曬衣架上進行的實況。作品展現關尚智的達達主義傾向(Dadaism),其中的戲謔,是對社會、歷史及權威的批判及諷刺,展示藝術家以至香港在歷史面前的無力感。

林東鵬《殞落世界(一)》,2014,壓克力彩、炭筆夾板(蘇富比)

此作來自其「沉世繪」系列,從未公開發表。作品結合木刻及繪畫,雕刻的木碎被刻意遺留畫框中,對藝術家而言,繪畫是物料、動作韻律及時代精神的沉澱物,此作正好把當下時代精神以林東鵬獨特的創作手法凝固起來。

周俊輝《南華早報 -「新競爭法」》(左)及《毛記電視 -「的士大佬低調撐 Uber」》(右),2015,壓克力彩畫布(蘇富比)

此作延續對其標誌性主題——計程車的描繪,借用對傳媒及網上媒體的戲謔及複製,表達他對社會政治的關注,並側寫了香港當下狀況。

「下一個目的地……香港」

2016 年 2 月 26 日至 3 月 10 日

星期一至五(早上 10 時至下午 6 時),星期六(早上 11 時至下午 5 時)

香港金鐘道 88 號太古廣場一座五樓「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