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藝術逃難」誕幺子 父子歷年書信見大師人生態度

撰文:轉載 天地圖書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豐子愷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他師承李叔同、夏丏尊,後至日本游學,受竹久夢二作品啟發,以造型簡約、饒富童趣的朴實畫風,在畫壇獨樹一幟。本文節錄自豐子愷孫兒豐羽編輯父親豐新枚與爺爺豐子愷十多年來的書信,看看一代畫壇巨匠在鴻雁往還的家書中對兒子的關懷,父子間談學問,論世情,在漫畫以外看豐子愷入世關懷的人生態度。

豐子愷漫畫。

胸襟須廣大,世事似浮雲——憶我的爺爺豐子愷與我的父親豐新枚

我的父親豐新枚是爺爺最小的兒子,小名「恩狗」,出生在抗戰舉家逃難路上的桂林。爺爺稱這次逃難是「藝術逃難」,父親是「藝術逃難」的兒子,後來通曉六國外語,能背數千首唐詩。

一起逃難的鄰家小女孩叫佩貞,新枚和姐姐們及佩貞常一起玩耍,爺爺就畫了一套四十七開的《給恩狗的畫》,記錄下孩子們童真率性的趣事,也算是青梅竹馬的小故事了。印象深刻的一幅是——

佩貞說:「恩哥,把你臉上的麻子洗掉了,我再跟你玩。」恩哥說:「啊呀!佩貞!這是口水呀!不是麻子呀!」

這算是最初的「垂涎三尺」吧。

豐子愷漫畫。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爺爺帶着一家人在上海江灣—五角場居住。二十多年前他在附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創辦了立達學園,當時魯迅的家和內山完造的書店離這裏都不遠,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情。爺爺請了一位俄語老師教自己俄語,同時,小女兒一吟、小兒子新枚也一起學。豐家的語言天賦讓他們很快就基本掌握了比英語還難的俄語,並在稍後一年多的時間裏翻譯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然後又翻譯了柯羅連科的四大卷回憶錄《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爺爺帶着他的小女兒、小兒子一起學習,一起工作,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實踐着家學、家教、家風、家訓,還有家傳。

隨着父親考上天津大學去了外地,爺爺開始了和父親長達十多年數百封的通信。彼此之間除了噓寒問暖、相互關心,還有唐詩接龍、宋詞藏字,讀聖賢書、習天下理。家長里短飽含父子親情,社會閒談傳遞處世之道,彰顯華夏文化的傳統思想,蘊含敦親睦族的禮讓謙卑。

豐子愷漫畫。

十年動亂驟然而至,對爺爺的大批判也全面開始,影響到了小兒子的職業規劃。本來已經在上海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即將出國(計劃去捷克,還特地自學了捷克語)的父親,變成了「反動學術權威」的子弟,被發配到河北滄州的化工廠工作,後輾轉調到了石家莊華北製藥廠當一名鉗工。動亂結束後,父親又考上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再次碩士畢業。這是後話了。

爺爺在人生最後的幾年,仍然筆耕不輟,寫隨筆,畫漫畫,還翻譯了多部日文小說以及佛學著作《大乘起信論新釋》。同時,與父親鴻雁傳書更頻繁,碰到某些敏感話題,就把話藏在詩詞之中。他們相互了解,一點即通。一對可以相互多年吟詩作對、外文對話的父子,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是父子亦超越父子,精神和靈魂的交流更加印刻在彼此的信中。隨着我的誕生,「小羽」大量出現在爺爺與父親的書信之中,尤其最後幾年幾乎每信必提及。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與所有豐家第三代的孩子都是雙名不同,是單名的「羽」。如今看來,我自出世便承載了爺爺對父親無限的愛和遺憾,以及希望和期盼……

《給恩狗的畫》中還有一幅我印象特別深——

恩狗看見兩隻白羊,便說是兩隻黑狗,眾人大笑,恩狗大哭。

小孩子的世界裏,甚麼是黑,甚麼是白呢?!大人的世界裏又甚麼是黑,甚麼是白呢?!

處之泰然,順其自然,是爺爺一生的人生態度。希望通過這部《豐子愷家書》,將這種思想呈現給各位讀者。尤其是在這場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我們大家都將面臨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的再思考、再改變、再提升。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人情、溫情和親情,一封家書勝卻人間無數!

豐羽隨筆於

二〇二〇年三月

作者:豐羽 編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22-06

(本文獲天地圖書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