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瀨戶內」跳島遊! 西貢海藝術節作品融入鹽田梓橋咀洲風景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近日防疫措施放寬,不少港人專誠飛到日本參與三年一度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但原來同樣的跳島藝術遊體驗,在香港也能實現!「西貢海藝術節」為期三年,以藝術品包圍西貢內海島嶼,讓大眾重新認識本港不同海島。

橋咀洲(圖片由西貢海藝術節提供)

藝術節第一年現已開幕,以「再島嶼 Joy Again, Isle」 作為策展主題,總共展出九件藝術品,六件在鹽田梓,三件在橋咀洲。作品加入村民協作元素,反映在地生活故事及自然環境。旅客可以一邊環島「打卡」,一邊欣賞島上自然生態。

藝術節由西貢海出發,以鹽田梓為中心。鹽田梓不單擁有鹽田,更匯聚天主教和客家文化,以及自然生態面貌於一身。作為天主教早期在本地主要傳教地區,島上聖若瑟天主教堂更於2011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鹽田梓地圖(圖片由西貢海藝術節提供)

今年一共在鹽田梓展出6件藝術品,這次我們重點介紹其中三件作品:

《漂浮氣泡》
不銹鋼
高浚明

建築師高浚明善用玉帶橋自然景致,利用陽光及水面折射效果,創作以鏡組成的球形作品,命名為《漂浮氣泡》。這顆不知名球體安頓在玉帶橋中間,直徑與橋寬相互匹配。不同紋理反射寓意前人建橋之艱辛,同時紀念客家婦女為所做出犧牲。

《流水龍骨》(圖片由西貢海藝術節提供)

《流水龍骨》
不銹鋼、黃銅、鋁和木材
陳家俊

龍骨水車是以前曬鹽業重要人力設備之一,可將鹹水由低處引至地勢較高的曬鹽池。隨著現代機械技術發展,人力設備被電動化機械取代,龍骨水車亦已淡出歷史舞台。

本作品受龍骨水車啟發,重現人力推動機械概念,波浪形活動韻律及聲音則象徵流水。龍骨水車因外形似龍骨而得名,本作品《流水龍骨》就以此為基礎創作,令舊日器物再現人間。

《回憶的味道》
電視屏幕和玻璃缸
黎慧儀

推動黎慧儀通過收集口述歷史,重新梳理客家女性故事。《回憶的味道》以錄像裝置及文本,呈現客家女人由出生到成為人母的一生。

其他作品圖片——

今年另一地點則設於橋咀洲,橋咀洲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景點之一,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在天然連島沙洲,以及獨特「菠蘿包石」。

橋咀洲地圖(圖片由西貢海藝術節提供)
+6

《大菠蘿遊》
物料 炻器、陶器和插畫地圖(數碼和紙本)
貓珊, 藝想

創作團隊串連「菠蘿包石」與菠蘿包,融合島上地質、動植物特色創作出10件色彩繽紛陶瓷藝術品,放置在橋咀郊遊徑。插畫家貓珊更根據地形繪畫一幅專屬橋咀洲的菠蘿包石故事地圖。

+1

《日光下的月影》
金屬、竹和籐
Breakthrough Art Studio

同樣以大自然及地貌為主題,編織藝術家Breakthrough Art Studio選擇連島沙洲作為創作靈感,呈現《日光下的月影》,透過潮汐漲退自然風景詮釋人和天時之間的微妙關係。

海洋說
Stickyline
不銹鋼

設計團隊Stickyline則以幾何語言創作出大型海螺金屬雕塑《海洋說》,現場收集和放大海浪聲音,讓旅客思考人類在大自然中角色。

策展團隊於藝術節期間,逢星期二至日舉辦深度導賞團,3條路線在鹽田梓,包括宗教與族群路線、文化與感官路線、自然與歷史路線,在橋咀洲則舉行地質生態路線。同時主辦單位將舉行多項互動體驗、工作坊和專題講座,一系列免費活動現已分階段開放報名,詳情請關注主辦單位資訊。

【活動詳情】
名稱:「西貢海藝術節」 2022
日期: 2022年11月16日至2023年1月15日
地點: 西貢鹽田梓及橋咀洲
交通: 由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到達鹽田梓及橋咀洲約20分鐘
(官方街渡資料將於稍後在官方網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