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生活】香港共居剛起步 回看英美成功方式

撰文:謝欣慧
出版:更新:

TVB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引來全城熱話,無他,單身議題是每個都市發展都會遇上的議題,香港亦不例外,倒是只注視中女嫁唔出變成老姑婆,型佬不娶則是鑽石王老五,這樣眼光未免太狹窄,雖然劇中最終各位港女中女都有歸宿,然而現實中都市的單身人口比例及獨居人口不斷上升卻是不爭的事實。單身與否是個人選擇,因此需要討論的,並非如何解決「單身問題」,而是可如何避免單身引起的其他問題。面對此議題,外國有不少「共居住宅(cohousing)」應運而生,並漸成為趨勢。
香港政府說了多年的青年宿舍計劃,第一個位於大埔的項目早前才動土,慢總好過無,我們也可從外國例子中借鏡,看看港式共居可如何發展下去。

從外觀來看,Grace設計的共居住宅與一般住宅無異。(Schemata Workshop)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15年15歲及以上的從未結婚人口(不包括外藉家庭傭工)約190萬,撇除15至19歲的年齡組別,亦有約150萬,佔全港人口約21%。另一邊廂,根據《SAGE》期刊在2015年的調查顯示,獨居增加了32%的死亡風險,而前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的總指揮Vivek Murthy曾稱社交孤立是美國最常見的健康問題。雖然沒有本地獨居者的相關數據,但這絕對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開放且筆直的走廊令你更容易遇見鄰居。(Schemata Workshop)
Schemata Workshop建築師Grace Kim(TED)

Schemata Workshop的美國建築師Grace Kim在2017年的TED年會演講中說道:「孤獨是我們現有居住環境造成的結果。」因此她認為社交孤立的解法方法,是不同的住宅設計。她又認為不只是獨居者,情侶或家庭也會在現有的住宅感到社交孤立。現時普遍的往宅設計講究私人空間,不如以往井字型設計,公共空間大大減少,住戶甚至幾乎不認識任何一位鄰居。

共居住宅以「互動」為主要設計重點。(Schemata Workshop)

為此,Grace設計出一家Cohousing,她自己亦居住在內。這位於西雅圖的住宅,那裏不止有獨居者,亦有家庭入住。從外觀看,跟一般住宅無異,然而當中劃分為9個房間,每間房間均有獨立客廳、衛浴、廚房等設備,而住宅中央則設有公共空間與庭院,以互動為設計目的,每位住戶皆會參加每星期3次的晚餐聚會,並輪流為彼此煮飯。

開放的平台,讓你與鄰居一起耕種亦無問題。(Schemata Workshop)

除Cohousing外,在全球也有其他共居案例。

Common

共用的客廳。(Common)

線上教學平台General Assembly創辦人設立的共居住宅Common,設於紐約、三藩市及華盛頓內多個地點,提供備有家具的私人房間與每週一次的清掃服務,而且只需24小時通知便可以搬到另一家Common住宅。住宅設計與一般居室無異,有些地方會有房間類型選擇,例如設有私人廚房及陽台的Studio和與人共用廚房、客廳及浴室的Coliving。他們又會每週舉辦不同活動予住客參加。

(Common)
有些地點更設有玩樂室,可與室友一起玩樂。(Common)

The Collective

The Collective的外型如高級住宅,下層主要是活動及社交空間。(The Collective)

相對大型的共居住宅The Collective由倫敦專營共居空間的組織創辦,他們致力於結合共居與共同工作空間。有別於其他共居住宅,The Collective的設施更多,除了基本的房間設備,他們更設有寧靜的空間予人工作、不同主題的飯廳、健身室、餐廳,甚至水療中心,又不時舉辦活動,例如講座、播放電影及BBQ,讓每個住客都可以一起互動。

The Collective設有不同主題的飯廳,為你時常保持新鮮感。(The Collective)
又設圖書室,提供幽靜環境讓你閱讀,亦是交換書本的好地方。(The Common)

OpenDoor

(OpenDoor)

先前介紹的共居住宅均位於市內,而新創公司OpenDoor則選擇將近郊的舊住宅重建為共居住宅。創辦人深信如果十個人可以懂得一起生活,那麼十億人也可以學懂分享這名為「地球」的共享家居。他們從2013年起開始進行試驗,他們發現原來一個社區不需要刻意建立,只要它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它自然會愈變美好。試驗計劃成功後,他們便於2014年開設了第一家共居住宅,名為The Farmhouse,現時共設有三個地點,均位於美國加州。

別具鄉郊風情的設計,保留舊住宅的味道。(OpenDoor)
OpenDoor講求人與人之間學懂相處,一起共進晚餐是每天必然之事。(Open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