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香港終會變成中國的二等城市

撰文:雷安琪
出版:更新:
年近八十,Peter Cook的想法依舊大膽,他認為建築是以人為先,淡化國家、城市和邊界等政治性元素,覺得港深未來合併發展利優於弊。(黃寶瑩攝)

今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焦點之一,還有英國建築界大師Peter Cook的訪港。這位年近八十的神枱級著名建築師,半世紀前與幾位同為二十出頭之齡的年輕好友,大膽提出顛覆性的城市方案,真真正正震撼了整個建築界。難得來港,這位以創作實驗性建築聞名的大師卻完全不留情面,狠批香港建築沉悶、年輕建築師難有發揮,甚至覺得港深合併能更有發展,只因其內心所相信的建築理念,政治從來不是最大的考慮。

 

I don't like Hong Kong Architecture.

 

來過香港五六次,對於香港的建築,他的評價絕不客氣:沉悶,無聊,不有趣,商業主導,只着重功能性,沒有半點實驗精神……他拿同樣繁盛的新加坡作比較,認為香港明明比新加坡有更多更好的建築學院,亦有人才,但年輕建築師卻很難尋求突破,只能參與小型項目;相反,新加坡卻是個機會之城,仍有獨立建築、革新的樓宇項目,部分更由年輕建築師主理,政府會投放資源作社區建設,改善公共空間等。「我有不少來自香港,或到這裏發展的學生,天分很高,最終卻只從事室內設計,都是商業項目。」

 

談到香港城市規劃和建築生態,將近80歲的他依然中氣十足,愈說愈有「火」:「香港建築是金字塔式的分佈,有利民生的建設反而最少,建築純粹只是交易的貨品,每弄到一塊地,就起樓了,沒有考慮住在當中的人的心理狀態,沒有想過他們的生活質素。」

 

「人」在建築中的重要性,一直都是Peter Cook所關注的。半世紀前,只有廿多歲,比雙年展中所有參展者都要年輕的他,已經與幾位同輩建築師成立實驗性建築團體Archigram,在當年英國保守的精英建築文化下,出版同名刊物提出plug-in city、instant city、walking city等反專制、反傳統的城市建築方案,前衛的想法對建築界影響極為深遠,包括遠至日本同期的「代謝派」建築。Archigram主張建築應該像工業部件一樣可被規格化,城市和建築應跟隨人的需要,隨時被移動和變換。作為主要成員的Peter Cook,至今亦堅信人的需要才是建築最重要的元素。

 

It doesn't worry me, I don't live here, I look from the outside.

 

隨着年齡漸長,Peter Cook自言愈來愈關注人的議題,去年在港發生的雨傘革命,年輕人對抗政權的畫面,尤其印象深刻。「我是很憤世的人,我很希望年輕人能贏,但我知道是贏不了的。」他坦言西方因為經濟考慮,對香港的支援愈來愈少,只會失去更多談判的籌碼。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香港終會慢慢變成中國的二等城市。

 

話語之直接,叫人聽後心頭一緊,筆者忍不住追問,香港就只能這樣了?「就只能這樣了。」不能有改變?他想了想,繼續語不驚人誓不休:「年輕建築師希望獲得發揮空間,就往外求吧。要不,讓香港和深圳合併為一個整體發展,或會帶來些轉機。」

 

Peter Cook解釋,仍然喜歡香港多過深圳,他覺得深圳是個奇怪的城市,堆砌了很多業餘的東西,整體很荒誕,香港則仍有一點自己的個性。但是,香港已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改變不了,深港合併發展,是必然、甚至應該發生的。「我從來不信那所謂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當然我也活不了那麼久去知道屆時會發生什麼事。我關心的是人的生活狀態,當人受不了深圳總在賣弄有趣,又對香港的商業掛帥態度生厭,合併發展,重新分配地區崗位,各司其職,或者就有足夠的土地讓人自由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發揮所長。」

 

「我知道這說法對很多香港人而言未必中聽,but it doesn't worry me, I don't live here, I look from the outside。」

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於12年前建成,除了獨特的外形之外,半透明的藍色玻璃外牆其實是個低解析度螢幕,可以播放影像,實踐了當年Archigarm理念中「Communicative Display」的想法。(CRAB Studio)
I am not political, and I am not Utopian.

 

港深兩邊的雙年展都有受邀的他,遠道來到,免不了被拉去出席訪問與講座,展品都只能匆匆過目,但他依舊不改尖銳的評價,認為兩地展覽均未夠好看,深圳那一邊原創性不足,香港則過於着重商業性,還是老問題。「最難明白的是,明明是港深兩城協辦的展覽,兩者卻沒有對話,毫無關係。」分別受兩地朋友所邀到訪的Peter Cook,卻因而意外成為兩展連結。

 

「在深港兩展可以看到,新一代建築師都有些共同點,就是太在意建築的政治角色。」Archigarm的理念雖激進,他卻斬釘截鐵地重申自己從來 not political。「建築當然有其政治因素,但不應被政治主導,不應只專注其政治性。若要花這些心思,倒不如花在『人』之上,我更關心建築能否令人享受其中。」

 

過去Archigram一直被認為是「紙上建築」,天馬行空的概念被詬病為只是烏托邦式的想像。12年前Peter Cook 建造了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一出現便帶來「The archigram is back」的討論,用實際行動證明方案不是做不到,只是較別的建築需要更多時間等待科技的配合而已。「過去一直說做不到的,我們做了。」「現在,3D打印、透過電腦可以劃圖、隨意改動設計、傳送圖紙給世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相隔萬里都能合作,過去統統是不可能的。所有想法,在現世代變得前所未有地可行。」他覺得,與其過度着眼於政治,年輕建築師不如擅用現今科技,突破建築的限制,創造更適合人的建築。

 

(黃寶瑩攝)

Sir Peter Cook簡介:

 

1936年生於英國,為60年代實驗性建築團體Archigram的創辦人之一,曾提出plug-in city、instant city等破格的建築方案,雖然大多不能被興建,跨時代的理念卻影響不少建築流派。Archigram解散後,他創立CRAB studio,年近八十仍未言休,除了在大學執教,仍不斷有建築創作,因其在建築與教育的貢獻,2007年獲英女皇封為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