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權司機.影評】影響一代人的光州  與《薄荷糖》的連結

撰文:葉天佑
出版:更新:

如果《逆權大狀》是了解韓國民主運動的前菜,那《逆權司機》就是韓國民主運動的最直白表述。以記者和司機的真人真事,將當年的所見所聞呈現上大銀幕,此起彼落的催淚彈,不分是非的子彈横飛,視覺衝擊吸引眼球。然而,韓國電影之成功不只止表面,反在於細心刻劃大時代背景,時至今日,假如你將部份韓國電影連結起來,你看到的,將會是一部活生生的韓國近代史。

【編按:以下內容或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逆機司機》的起初,是首爾的「韓豬」司機,眼中只有錢,然後看着那班大學生在示威就會忍不住那臉上厭惡表情。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直到司機跟德國記者第一個對答話題,你也許能夠理解得到他們這一輩人的背景,自然體諒得到這種偏見如何出現。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直到司機跟德國記者第一個對答話題,你也許能夠理解得到他們這一輩人的背景,自然體諒得到這種偏見如何出現。(《逆權司機》電影劇照)
+7
你來自哪裏?
司機問。
德國。
記者答。
德國?我有認識去德國掘礦的人!
我也認識很多在德國的韓國人,他們都是礦工與護士。

心水清的讀者應該會聯想起韓國另一部大作——《半世紀的諾言》。韓戰後的南韓,國家由零開始,為了國家與家庭,不少人離鄉別井,漂流到不同世界角落工作,《半世紀的諾言》的男女主角,就是跑到德國當礦工與護士。逆機司機不例外,也到過沙特阿拉伯工作,在那炎夏下拚命把錢賺回家中,這種大規模到國外賺取外匯的艱苦真實歲月,成為韓戰後首代成長的人物的共同背景,面對「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示威學生,當然難以理解。

劇情一轉,光州已成煉獄,就在嚴峻局勢下,卻難得有半個溫馨晚上,立志要成為歌手的年輕人為各位唱了一曲,但只哼了幾句,已教在電影院的我,立即低下了頭,有想哭的衝動。

一句歌詞,一個年輕人,想起另一個韓國故事。

+3

在逆權大狀及司機之前,如此着默直白講述《光州事件》的電影不多,但卻有側寫着那個大時代的韓國神作——《薄荷糖》。故事以男主角的自殺開始,倒叙為本,像揭開蝴蝶效應般,拆解男主角如何一步一步要走到自盡的深淵。

最後發現主角的自暴自棄,來自光州事件。但他不是逆權者,卻是鎮壓者,遇上服役期的他不可能有選擇,在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沒頭沒腦地到了光州維穩那個黑夜,開槍射傷了自己腿,同時誤殺了一個年輕女生。

腿傷成為光州事件在他身上的銘印,時刻提醒着他染滿鮮血的雙手,事過境遷,他終生無法釋懷,再也回不到去那個充滿青春的時光。

+1

逆權司機年輕人唱的一歌,正是《薄荷糖》故事首尾皆有呼應,男女主角在光州事件前情定初戀的一曲。

這首 1970 年代末的當紅歌曲——「我該怎麼辦」,來自 MBC 大學歌謠節中 Sand Pebbles 組合的出道歌,歌詞沒有政治意味,但時代意上氣氛,唱起來令人傷感。

我該怎麼辦?如果你突然離開,我該怎麼辦?

逆權者在唱,鎖壓的棋子都在唱,年輕人唱着他們的希望、理想與愛情。但這一切,因為政治,因為時代,前者直接死在街頭,後者誤了終生。

光州事件當然重要,逆權司機為大家呈上最真實的記錄,但後來怎麼了,整代人的命運如何被改變了,《薄荷糖》將會是大家後續補完的必看神作,誠意推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