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權司機.影評】看韓國民運電影有感:何時會有「六四」電影?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逆權司機》的香港譯名,堪稱是呼之欲出;無論原來韓文的《택시운전사》,抑或英文的《A Taxi Drive》,顯然沒有「逆權」之義——香港片商的譯法,到底是畫蛇添足,還是畫龍點睛?筆者無意評價。想說的是,觀眾入場之前,尤其看過輿論描述之後,大概多少知悉這是一齣談論韓國民主運動的電影。

那麼,豈不是說,本片僅僅適合「黃絲」收看?「藍絲」則最好敬而遠之?倒又不然。畢竟,相信沒有太多香港市民會贊同「獨裁」,亦相信沒有太多香港民市會反對「民主」——藍黃之別,相當程度乃在於實現民主的方法有別而已。果如是,《逆權司機》絕對是老少咸宜、不管黃綠藍俱可觀看。這一點非常重要,並將在下面的「逃生門」後的完全「劇透」部分詳細交代。

再進一步言,其實《逆權司機》的許多方面,毫無疑問是似「六四」多於似香港。某程度上,《逆權司機》可被歸類為「政治宣傳」(Propaganda)的電影,其立場定位是毫不掩飾的;然而,歸根究底,這始終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歷史事件,宏觀背景的真實性肯定毋庸置疑。今天,我們能夠看到韓國拍攝一齣這樣的電影;將來,我們又能否看到類似的一齣「六四」電影?

其實《逆權司機》的許多方面,毫無疑問是似「六四」多於似香港。(《逆權司機》電影劇照)
+8

【編按:以下內容或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逆權司機》講述一個漢城(現稱首爾)的士司機的經歷,以其視角重現80年代韓國光州民主運動。

本片的一大可貴之處,乃盡量「由下而上」,少談事件背後的宏觀理念,多談尋常百姓置身其中的感受——簡言之,電影努力於「去政治化」,而是著力以「純人性化」的角度切入探討。

戲中主角的士司機「金三福」,起初毫無疑問似位「藍絲」,包括批評示威活動影響他的生計;可是,隨著劇情推進,他顯然地逐漸似位「黃絲」,甚至駕車到槍林彈雨之地拯救示威者。值得留意的是,於此變化之中,其實絲毫沒有涉及「政治」:他不是基於「政治」理由而認同示威者,包括示威學生亦無向他作出政治解說及游說;反之,驅使他作出改變的,完完全全地只有「人性」二字,亦即不忍示威者慘被暴力鎮壓(尤其他自己後來亦遭追殺)、以及不甘政府沒有如實向公眾告知真相。所以,上文筆者寫「似『藍絲』」和「似『黃絲』」,因為他未必是政治思想有所改變,而僅轉而希望另一方最終得勝罷了。同樣地,戲中的其他的士司機,也多基於「道德感召」而捨身救人,他們決意站出來乃為保護學生及受傷示威者。

戲中主角的士司機「金三福」,起初毫無疑問似位「藍絲」,包括批評示威活動影響他的生計;可是,隨著劇情推進,他顯然地逐漸似位「黃絲」,甚至駕車到槍林彈雨之地拯救示威者。(《逆權司機》電影劇照)

箇中道理顯淺不過:動粗動武的,必然都是錯誤的。無論如何,這乃「人性」的一條道德界線,誰使用暴力、誰受暴力打壓,人民肯定能夠輕易分辨,繼而能夠輕易定性立場。電影較多以「人性」來寫,描述施暴一方如何失去民心,無疑淺白得來真摰,並最能夠打動觀眾。觀眾看罷電影,必須將此道理銘記於心。

本片還談到另一「人性」,這亦見諸「金三福」的轉變之上。原先,他毫無疑問是「利己主義」者,或許是生活逼人吧,竟然卑鄙地搶下他人生意接走老外記者;不過,「利他主義」最後佔了上風,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來保護他人。跟前述一般,這個價值改變亦與「政治」無大關係,否則早於漢城之時,他就被「政治感召」出去了;背後一切,還是基於「人性」的「道德感召」,特別是目睹示威學生戰死沙場之後。另外,一眾的士司機捨身護送他和記者逃走,亦為另一「利他主義」的極致,不過利他者改由其他角色飾演。凡此種種,均可謂武力鎮壓所逼迫出來,恰如鐘擺反彈,「人性」的光輝也都由此熱烈綻放。

說到底,《逆權司機》易於理解、也易於賺人熱淚。在故事鋪排上,不少情節實嫌老土,亦都可以預估,例如主角的心理和立場轉變、以至示威學生及一眾的士司機勢將「領便當」壯烈犧牲等等;不過,這既是在所難免的安排,且更是事實壓倒一切的歷史真相。一如前述,本片其實更似「六四」,由訊息的封鎖、到鎮壓的力度、以至對人權、人命等的輕視皆然……筆者希望一齣以「六四」為題的電影能夠面世,重現當年北京所發生的一切(包括在天安門實地取景);縱然其內容都「老土」「估到」,但誰又不欲它真實地還原過來、讓世人從歷史中學習?此外,最重要的是,這齣電影得以出現,也意味著一些看法或局面有所改變……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