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真金白銀開戲 商界可多面向支持本土創意工業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我最希望的是多些商界可以贊助《一念無明》這類電影,讓這些年輕人的獨立電影可以在政府的財政協助及商界的支持下,一部接一部的沖出萬呎巨浪,為死寂沉悶的香港電影界注入新動力!
李偉民
廖啟智飾演的盧校長,特別挑選較頑皮的學生加入球隊。(《點五步》facebook )

由香港電影發展局推動、浸會大學牽頭、香港政府首部全資協助拍攝的運動電影《點五步》,獲得社會很好的反應,導演陳志發以至香港的青年都得到鼓舞,因為電影的信息很正面:人生的成和敗,在乎你有沒有勇氣去克服困難,改變現實。

城大畢業生當導演 《一念無明》值得期待

香港電影發展局資助的另一部電影叫《一念無明》,正安排上映。在此,讓我先搶閘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由城市大學牽頭,他們的畢業生黃進做導演,請到余文樂和曾志偉拍檔,扮演一對父子。故事講余文樂是精神病患者,他如何在父親曾志偉的愛心輔導下,一步步重投社會,面對人生。電影「超級」動人,我看的時候,也偷泣了數次。大膽說一句,這是余文樂從影以來,演技發揮得最巔峰淋漓的一部作品,如無意外,他應該憑這部電影取得金像獎影帝,不過大家一定要帶紙巾入座。

電影《一念無明》即將上畫,導演黃進表示,戲中余文樂的角色是你也是我,人性總有軟弱一面,如何在擠迫的生活空間自處,是他最想尋找的命題。
《一念無明》導演黃進乃城市大學畢業生。

我在藝術發展局與杜琪峯導演一同推動「鮮浪潮」的時候,黃進憑一部短片《三月六日》取得鮮浪潮獎項,這部電影講述一個在警署內與警察針鋒相對的青年,風格很像杜導演的作品,我急忙告訴他:「杜Sir,有個城市大學的年輕人叫黃進,很有潛質,你要看看他的作品。」後來我也告訴了導演莊文強,他便找了黃進和他的編劇女友「幫手」,就這樣,黃進的名字便走進電影界的圈子,一個又一個的傳出去。有一次,黃進去澳門拍短片,結識了曾志偉,他的才華再一次被賞識。黃進的樣子,頗像少年的李小龍,也有條件當演員。

目前我最希望的是多些商界可以贊助《一念無明》這類電影,讓這些年輕人的獨立電影可以在政府的財政協助及商界的支持下,一部接一部的沖出萬呎巨浪,為死寂沉悶的香港電影界注入新動力!

商界支持年輕人的電影 實是雙贏

談到商界支持電影,最好當然是大財團直接資助本地大學的電影畢業生「開戲」,這是為本地電影注入動力的最直接方法,但就算他們不願意或不可能這樣做,仍希望他們可「拿個心」出來,用其他方法去支持香港年輕人的電影。

商界可以有五個方法支持電影業:

(一)他們可以買一些電影「專場」(包場),邀請顧客欣賞電影,作為一個「忠誠計劃」(loyalty program)的活動;
(二)電影推出時需要賣大量廣告,他們可以和電影公司攜手把產品和電影「打包」在一起賣廣告,以分擔電影廣告的開支(特別是報紙和雜誌的廣告費);
(三)電影宣傳活動中,除了首映,還有各種性質的宣傳活動,例如酒會便是一個好的合作主意,如果品牌商願意贊助首映酒會,則品牌和電影都會「雙贏」:品牌利用酒會招呼客人,電影公司則省卻酒會開支;

而最特別的,是以下兩種方法,分別為「置入性廣告」(product placement)和「授權產品」(licensed merchandise):

(四)什麼叫「置入性廣告」?例如《007》電影裏面,占士邦所駕駛的汽車、所戴的手錶、所穿的西裝,都有品牌商贊助,有些還可以顯露牌子的名字。商界可以在電影賣「軟性」廣告,而電影則賺了廣告費;
(五)什麼叫「授權產品」呢?每套電影(特別是動漫電影)都有主角人物,每個都有獨特造型,例如電影《捉妖記》的主角造型便是。在這些電影推出後,造型可被授權使用,商人利用電影的聲勢,同步推出產品如水杯、公仔、T恤、雨傘等等產品。美國迪士尼的卡通人物產品,便利用這方法而大賣。在香港,麥嘜和麥兜的授權產品,銷路算是不錯;另外還有電影人偶(action figure)公司Hot Toys,成績不俗,相對成功,但他們業務重點是放在外國電影的公仔,而不是香港電影。

不過,產品商想和香港電影做置入性廣告或授權產品,也不是想像般容易,如果產品商所拿出來的贊助金額太低,電影投資者沒有興趣,嫌合作麻煩;有些時候,導演和演員會因額外工作而不高興,加上有些電影攝製逾期,能否如期上映也成為贊助商的憂慮。所以,商界先要對某部電影的市場具有充分的信心,才會投資其授權產品。

Hot Toys的電影人偶以逼真見稱,惟業務重點是放在外國電影上。(Hot Toys)

以微電影宣傳產品 一舉兩得

另外,商界可以找電影圈的年輕人拍「微電影」,軟性宣傳自己的產品。現在流行的「微電影」有兩種:一種純是電影;另一種是暗地裏賣廣告的短片,他們把微電影拍成一個故事,其實是糖衣外殼、「含蓄包裝」的產品宣傳,不過只要拍得好、故事吸引、主角靚,又或是電影感人,大家都樂意看。微電影是免費的,而看電影卻要買票,故此香港商界能夠支持微電影,也是支持創意工業,因為微電影的好處是讓香港年輕電影人有多些機會去實習。

那為什麼不索性與擁有龐大市場的國內電影商合作呢?香港商界想和國內電影商合作,其實更難:

第一,好的國內電影,不愁資金,所謂「大雞不吃小米」;
第二,許多國內大牌演員早已和很多商品簽訂宣傳合約,不輕易答應在電影裏為其他產品宣傳。

國內有一家和電影商合作生產「授權產品」的成功企業,它本身是廠家,故此生產靈活,加上有財政實力,願意花一大筆錢為電影額外「加料」宣傳。可惜這家企業連「國產片」也不屑一顧,對「港產片」更加沒有興趣,眼中只盯着Hollywood Movies。

題外話,最近有客戶找我做一份法律合約,因為他想贊助國內的電影,我說這份合約將來要在國內執行,如打官司也會在國內,最好找中國律師處理,但是客戶堅持對香港律師比較有信心,寧願多花一點錢,同時聘用香港律師和中國律師合作處理。哈哈,說到底,我們香港律師的專業還是值得驕傲的。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