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同一題材,《何者》更勝《La La Land》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3月2日上映的日本片《何者》,雖然上映以來從未打入香港票房十大,但卻絕不代表這是一齣爛片。
反過來說,跟同樣探討理想與現實的荷李活《LaLaLand》相比,《何者》可謂更勝一籌,其講故事技巧就更加細膩,劇情佈局亦更有深度,步出戲院之後都要反思咀嚼,絕非過目即忘僅僅帶來官能刺激。
如果大家認為《LaLaLand》必須一看,那麼香港觀眾就更不能錯過《何者》。

日本新一代所面對的問題,不也是香港新一代所面對的問題嗎?(《何者》劇照)

除了藝術層面,《何者》值得香港觀眾入場的理由,還在於電影相當「貼地」,特別在今日氛圍下,更易引起我們共鳴。首先,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掙扎,尤其年少輕狂時,試問誰又沒有經歷過?片中多達六個主要角色的設定,觀眾本身即使未能對號入座,也總會發現似有親友身影。故事背景方面,由經濟不景下求職困難,到青年人租住兩三百呎的開放式單位(還要合伙),此情此景不正是香港寫照?日本新一代所面對的問題,不也是香港新一代所面對的問題嗎?關切以上議題的,相信會感受更深。

所以說,不論是站在欣賞電影的角度,抑或是透過電影了解不同文化,香港觀眾都不應讓《何者》寂寂落畫。

【編按:以下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平情而論,本片在中段有點沉悶,劇情彷彿沒有推進一般;不過,恰如其他日本電影,《何者》倘不看到最後的話,就不會明白為何電影情節要如此鋪陳。事實上,直至故事的最後部分,才是這齣電影獲得以上高評價的主因。

何者Twitter

一切,當然要從Twitter回溯一幕談起,這既是整齣電影的轉捩點,亦由此開始逐一帶出電影重點。男主角拓人有兩個Twitter帳號,一個是人所共知的帳號,內容全是智者般正面;後來電影以朋友里香的視角,揭發他原來還有另一個帳號,裡面所寫都是負評為主、且是目空一切、蔑視他人的——這個交代手法無疑毫不突兀,充份發揮了Twitter的特點。一來,觀眾都可代入里香角色,事後藉Twitter揭發拓人的第二面目,不似其他電影透過「回帶(rewind)」方式說明,表達過程因而變得順理成章,理論上都是順序而非倒叙或插叙進行。二來,這又不是為「扭橋」而「扭橋」,事實上,拓人腦海有此想法,對周遭友人看不過眼、或者產生半點妒忌之心等,豈非正常不過嗎?只不過拓人乃是他們朋友,而非真箇作為旁觀者,所以他才不得不隱惡揚言罷了,並且透過第二個Twitter帳號暗地抒發。雖然,近年加入Twitter元素的電影不少,但《何者》卻是利用得最淋漓盡致的一大代表。

這個Twitter情節,亦跟《何者》主題扣上——我們都想成為「誰」。的確,拓人學長有云:Twitter內容不必當真,即其實Twitter都是一個個虛構出來或刻意塑造出來的身份。那麼,拓人在Twitter的雙重身份,便帶出兩個重要問題:第一,哪才是真正的拓人?哪才是虛假的拓人?進而第二個問題是:哪才是拓人想成為的自己、想成為的「誰」?這兩問題,無疑存在深思空間,亦是一眾設有Twitter或Facebook等帳號的香港人可以反思的。當中,拓人將第二帳號命名「何者」(someone),亦即本片名字;這個面目模糊的稱謂,恐怕既是諷刺、亦是啟示!

超現實的舞台

至於Twitter回溯之後,觀眾或以為電影就此結束,因為許多電影都在類似「拆解」完結後馬上落幕;不過,《何者》並非如此,因為它要「拆解」的內容未止於此。Twitter回溯的後面,乃超現實地進入舞台畫面,彷彿以上回溯都是拓人負責的一個舞台劇,許多真實場所都變成舞台場景,就連他的朋友都搖身一變為舞台演員,包括詭異地跟木頭人握手等。觀眾或許會問:這是甚麼玩法?而且,這舞台劇又孰真孰假,裡面發生的情節,究竟是現實還是純屬虛構?答案是,這個超現實畫面只存在於拓人心中!從他自導自演這個表演騷,到最後台下一片掌聲皆然!因為,這跟電影裡一再出現的對白互相呼應:「放在內心的,一定最完美!」這既是拓人批評他的昔日舞台拍檔銀次的話,也是他用來批評里香男友隆良拒絕跟銀次合作的話;但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拓人自己身上,以上的超現實舞台劇,正是拓人一直放在內心沒有付諸實行,並且以為完美到足以贏來掌聲雷動的一個劇本罷了!

相關舞台情節,亦跟Twitter一樣運用得非常精彩。這除可作為主角性格和興趣的構成部分,也成功地穿插和引領故事,並呼應了片中關鍵的對白與主題:理想肯定都是完美的、甚至是浪漫的,惟沒有化成現實的話,就只是純粹空想。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之間,你想成為「誰」,例如究竟要活在舞台、抑或要活在職場,正是本片的討論核心。

(《何者》劇照)

火星上跟自己say bye-bye

在超現實的舞台上,拓人最後把目光凝視在他暗戀對象瑞月身上,以致他得以從空想返回現實,繼而飛奔到瑞月兼職的餐館找她。當中,一個是從理想如夢初醒的拓人,另一個是活在現實積極打工的瑞月,無疑已形成強烈對比,亦是一個很好地一氣呵成的過渡安排。於此一幕,瑞月說一直欣賞寫劇本和舞台上的拓人,亦終於令拓人真正覺悟過來,得以理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一方面,好像銀次及其劇團在舞台上得到的成功感,還有像他室友光太郎忽然碰到樂迷粉絲的支持一般——這不就是追求理想的最大回報嗎?何況,還要得到心上人的支持與肯定?拓人當時內心所想,肯定是為何放棄舞台發展、轉而混到職場裡呢?故此,這也令拓人回憶起當年自己構思的舞台劇:拓人扮演的地球人無端跑到火星去,驀然回首地球之時方始驚覺由銀次飾演的自己,正在地球上向身處火星的他揮手「say bye-bye」。這一幕,也是電影點題之處。這個舞台畫面在片初首次出現,固然難以知道箇中玄機,都認為是拓人故弄玄虛的舞台式語言。但到片末再次出現,所謂火星中的拓人向地球中的自己(即銀次)「say bye-bye」,正正是比喻放棄理想、放棄舞台的拓人,已非原來的拓人且移居火星了,反而留在地球、堅守理想的銀次,則實扮演了拓人理想的化身;當中,這位「銀次」向拓人「say bye-bye」,而拓人也不自覺地向「銀次」或真正的自己「say bye-bye」,兩者好像不約而同地向對方告別一般——事實豈不亦正如此?這無疑是理想與現實、銀次與拓人的矛盾的上佳演繹。再講,綜觀全齣電影,銀次由頭到尾都無正面示人,會不會隱含著銀次實為拓人化身的意味?

理想與現實的自我介紹矛盾

電影最後一節,乃回到「一分鐘自我介紹」見工畫面。經歷以上心路歷程的拓人,結果選擇如實相告,述說我究竟是「誰」、我究竟是「何者」,即是他一直鍾愛舞台,而非策略地造假迎合面試要求,這跟他在此前見工戰略會議的主張,明顯地截然不同。關於「一分鐘自我介紹」,這在電影開首時提出問題,而到電影結束時則作回答——以見工時的自我介紹,來回應「何者」這個主題,也是本片的一個上佳設定。

可惜,在應該現實的時候談理想,以及在應該理想的時候談現實,結果皆注定失敗。拓人的面試結果,肯定是可以預料的。來到最後一幕,拓人由辦公大樓推門而出,面前好像一片光明般;箇中寓意,電影無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有所偏側。不過,電影還是「留白」處理了,沒有具體交代拓人前路,亦無BBQ般大團圓結局。始終,不似瑞月因為家庭原因而必須面對現實,也不似光太郎透過任職出版社來尋找理想意中人,拓人本身乃是一個無法有效調和理想與現實的典型;好像對上一幕,正當瑞月已向拓人表明心跡,為何拓人卻沒向瑞月表白愛意?這也解釋了,拓人為何搵工兩年依然杳無音訊,病因無疑在於一直迷茫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說到底,所謂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不單單限於求職層面,也包括了愛情等等。所謂「何者」,你要塑造一個怎樣的你,很視乎你自己的選擇與造化——在上述上乘的技巧之下,這就是電影所要表達的終極內容。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