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他77次.來稿】大孩子的自我剖白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Alex P

這一年,由《春嬌救志明》到《原諒他77次》這數個月,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以下三個字「大細路」(大孩子),分別用來形容以上兩部電影的男主角,卻都是用一種比較負面的方式去討論的,作爲一名大孩子,我希望為自己辯護一下。

説穿了,「大孩子」在這些討論之下,都只是文字上美化「不成熟」這個性格缺憾,然而,大孩子是否都不成熟呢?

首先想透過張志明這角色定義「大孩子」和「不成熟」,本人認爲,男女老幼也好,都有自己不成熟的時間,然而如果透過這角色去定義的話,不成熟應該就是「不負責任」,最少,在余春嬌的角度,張生是不負責任的,在電影中台灣的一幕,余春嬌認爲,張生面對問題的處理是逃避,現實呢?現實是張生是用自己的方式試圖處理他們當下面對的問題,而春嬌的處理卻更值得被批評。

「不負責任」,多麼大的指控,換一個方式去理解這四個字,是「不負責任」,「負不起責任」還是「不想負責任」呢?用生活事例去解釋這3個term的分別,就是,如果我不上班每天只在家打電動,很多人會把我定義為「不負責任」,因爲我是一名成年人,然而,如果我只有16歳,那不是我不負責任,而是我負不起這個責任;如果我從大學畢業開始從未求職過,人生只是在家中食飽睡,睡飽食地度過10年,那是我「不想負責任」。「不負責任」是個統一的指控,但當中包括自身及環境的成份,例如説,為甚麼16以下不能結婚?因爲這個年紀的人可能「負不起」一生一世這個「責任」。如果拍拖16年卻單方面不想結婚(重點,單方面,雙方共識的情況不一樣),那是「不想負」這個「責任」。

大孩子們是否全都「不負責任」呢?事實是,大孩子跟負責任是可以共存,甚至大部份時間都共存的,如再用張生作例子,雖然3部電影都沒甚麼篇幅,但大家覺得,他在職場上不負責任嗎?但他卻從第一集的小職員到第三集成了某部門Director(原因不談),在旅行是也像想工作的項目,那是「不負責任」的表演嗎?但大家的批評重點,應該都是在感情處理上吧。

有一點我是同意的:男女對婚姻的睇法一定完全不同,然而處理婚姻卻最能反映一男一女的配合程度。(《春嬌救志明》劇照)

某網站透過「原諒他77次」刊登了一篇 #拍過長拖就會明 的吵架原因,其中一項是男生多數比較孩子氣,女生都需要安全感。「安全感」,跟「責任心」一樣,是很個人的,但在愛情電影世界中,女生的安全感,是來自一些社會指引下既有模式的,例如説,自己及伴侶有穩定工作,他收入比我好,有車,有物業,以及,婚姻。

在「大孩子是否不負責」的討論下,有一點我是同意的:男女對婚姻的睇法一定完全不同,然而處理婚姻卻最能反映一男一女的配合程度。某電影説過,「大部分女人用了一輩子去幻想自己的婚禮」,男人對婚禮很少有憧憬,大概只有實行時才知道要怎做吧。

在那篇 #拍過長拖就會明 的文章下提及,男主角因為鬥氣放棄穩定的職業,去透過自己興趣再闖江湖,這樣的行爲,如果在沒有跟伴侶商量的情況之下決定,大概反應會像跟長輩説「我決定辭職當一名作家」一樣吧。但是,這樣又是否「不負責任」呢?要知道,人生最終的責任,是對自己的。這不是自私,而是現實,現實是,成年人人生所有的消費(包括時間)都是來自自己的,別人可批評,但如果理想幻滅,他日沒錢沒時間的,是本人,身邊的人最多可以支持(精神上或金錢上),但礙於長貧難顧,所以,最後也是自己承擔的。如果説這樣的一個決定是他「想得不夠全面」,也許,穩定職業也不是最「全面」的想法呢。

聽過很多人對於這兩套電影很有共鳴,我想,是很多人都用有色眼鏡去評估「大孩子」這個族群的人,其實,作爲一名大孩子,我想説的是,我也非不負責任,但「負責任」的同時,我也要有些另一面的考量,這一面,叫做「自身」,如果我的「全面」只包括其他人,這也是不負責任的,最少,對自己不負責任。張生花了巨額買了家具裝飾品,「不負責任」,「咁大個人都唔諗下將來」,但是,他用自己賺取的金錢去做他想做的事,難道不是為自己負責任的方式之一嗎?他的巨額,大概只能買到一個入門版的HERMES吧,女生買手袋,也是對自己負責的方式吧。

最後,我想延續剛剛説過的一點,小弟辦婚禮時(是,小弟已婚),有部份是按照自己意思做的,但大部份都是按照她和我倆的家人去辦的,因爲「大部分女人用了一輩子去幻想自己的婚禮」,男生在這方面,該譲步的便譲步。可以當個大孩子,應該在「全面思考」時包括自己的情緒,但不要當個「世界只有自己」的「大孩子」,因爲,這樣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