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理財課,從教小朋友用利是錢開始

撰文:李兆波
出版:更新:
即使上了大師級人馬教的理財課,如果父母沒有身教,效果會打了不少折扣……不少習慣也會從小養成,趁着新年快來的時候,檢視一下小朋友的財務習慣,令他們有正確的觀念。
李兆波
(iStock)

市面上有很多小朋友的理財課程,學完了以後,最重要是實行,而實行的最好方法是應用在利是上。

不少小朋友收了利是以後,忘記了感謝,也未必知道沒有父母的支出,他們便沒有收入,到他們派利是以後,便知道支出的數目遠多於小時候收到的數目。有一些收到了以後,在背後大肆批評,又或是立即花費了。

沒有從天而降的利是錢

很小的小朋友,父母宜把利是錢收起,待他們長大點以後才歸還,即使父母富有,其實也可以把封利是的支出從小朋友收到的利是中抽起 (或抽起部分),令他們明白利是不是白白的從天而降,而是有入有出的。

立即花費利是的弊端是沒有養成儲蓄的習慣,你可以說他們平日有儲蓄,只是花掉利是而已,只是懂儲蓄、會儲蓄的人不多,當困難來到時,他們會不知所措。如果小朋友每年收到 2,000 元利是,15 年後便有 30,000 元,父母幫他們保管,投資有道的話,15 年後最少有 37,000 元。有了本金,可以請父母、祖父母飲茶,也可以考慮幫助有需要的人,境界比起即時花去的高了不少。當然,經濟有困難的,即時花去也無可厚非。

金錢不是一切 禮貌影響一生

父母在封利是時,其實可以邀請小朋友參與,大前題是不要太着重以金錢來衡量關係,你大可解釋封不同價值的原因。我認識有朋友利用利是幫助有需要的家庭,例如低收入的親友,一封大利是給他們的小朋友,可以在新年時為他們送暖。

利是也與禮貌掛鈎,收到了面值低的利是時,可以教導小朋友應有的禮貌,及個中的原因,如角色扮演,當小朋友只有低收入的時候,他們又會否願意封即使是低面值的利是。

當小朋友看到父母以橫財的方式對待利是,收到即花,收到低面值時審判別人,小朋友會看在眼裏,長大了以後,錯誤的觀念植根在腦海裏,除非他日一直一帆風順,否則錯誤的觀念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因此即使上了大師級人馬教的理財課,如果父母沒有身教,效果會打了不少折扣。小朋友見父母的時間遠多於見老師,而不少習慣也會從小養成,趁着新年快來的時候,檢視一下小朋友的財務習慣,令他們有正確的觀念。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