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臨臨的犧牲,可以改變香港的官僚文化與冷漠嗎 ?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臨臨被虐至死,全城悲痛,施虐者行為令人氣憤,同時,城市的冷漠是幫兇,肯定是幫兇。
我想起了一年前,我先生抱着女兒,在商場內,遇上一個一邊大聲叫喊,一邊荒亂哭泣的女人。她四歲的小兒子走失了。我先生詢問這媽媽有關孩子的特徵後,一邊幫忙找,一邊致電叫我支援(我正在與朋友們聚會)。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城市的冷漠

先生經過商場接待處,跟職員表示有小孩走失了,詢問可否開廣播協助。職員氣定神閒說 : 「頭先已經嗌左一次咪㗎喇」。然而,我先生在過去的十分鐘都沒有聽過嗌咪。所謂「頭先」,應該至少十分鐘前。

接待處那裏有3個職員,先生斗膽再問 : 「你哋有冇人可以幫手四圍搵吓?」職員官腔嘴臉回應:「先生,如果搵到,我地會聯絡你哋㗎喇。」先生帶着無奈氣憤離開,繼續抱女兒四處尋找那走失小孩。十五分鐘後我拉朋友們到場了,先生說媽媽已尋回孩子,真好。

(VCG圖片)

他鬆一口氣,卻眉頭緊皺,他難過為什麼職員們會將一個有血有肉的小孩走失,視為一份工作。只要做了份內事,能表示自己「我做咗嘢」,就代表毋須再理會這小孩的生死。還有過程中有不少人圍觀打探,至少都有十幾個人,卻沒一個詢問小孩的特徵去幫忙找。

是四歲的小孩啊。四歲小孩走失,他一不小心跑出馬路,那就沒了。

在工作崗位以外 我們首先是一個人

臨臨和哥哥受虐長達數月,只要有一個人認真正視及協助,這一宗慘劇就可以避免,他們受虐的程度,根本不可能無人發現。校長,老師,社工,鄰居,同學家長,甚至是大廈保安 ...... 只要有一個人有所行動,就改寫兩兄妹命運。

執著於規章程序,這就是香港人的工作文化。連所謂最樂於助人的社工(我從事的職業),也受制於制度而變得官僚。然而,不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在那工作崗位以外,我們首先是一個人。我們要保持人應有惻隱之心,不受控於制度,我們要時刻這樣提醒自己。

重視孩子品德 家長應以身作則

然後,我又想起了近年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孩子的品德,要教導他們尊重、禮貌、分享等等。更越來越多家長熱衷帶小孩做義工,去探訪老人和執垃圾,年紀小至一兩歲就做義工。這些重視在某程度上也算是好事(這文章暫不談論孩子的品德該何時教、如何教),但我相信這是有前設的,前設是家長自己本來也會關心他人和社會。家長自己也會關心他人,你的小孩也定會如此。相反,如果平日對周遭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然後逢星期六就帶小孩去做義工,這種反差很可能變成消費與虛偽。

(VCG圖片)

想孩子成為有品德的人,關鍵在於由心出發的同理心、尊重、接納、體諒、關愛他人,而不是鸚鵡學舌的講早晨,或強權迫使的分享玩具。這文章不詳談這些,只想點出,最重要的始終還是身教。家長由己出發,別再對周遭冷漠。

多年前中國小悅悅事件,共有18位路人經過視若無睹,震驚國際。今天,臨臨和哥哥身邊曾出現過幾多位坐視不理的成人?

臨臨的死,已經無法挽回,我們只好祈禱掛念她,願她在耶和華裡感受父母之愛。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防止下一個臨臨出現。就是,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相關文章:【屯門虐兒】香港虐兒近4成身體虐待 近6成施虐者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