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X 中國文化】小學生化身三國名將 自製「火燒連環船」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自政府提出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各學校的相關活動都進行得如火如荼,大部分都是教導科學原理的跨學科實驗和比賽。
而在推行STEM教育有豐富經驗的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就搞搞新意思,將常識科的STEM與中文科融合,來一場「STEM X 中國文化」的《三國演義》話劇表演。
攝影:鄧倩螢

觀眾們要穿上古裝,化身成謀士和將軍。

表演的形式相當特別,學校在禮堂用壁報板分隔出一個「遊走劇場」,觀眾要順著劇情發展移動至劇場中不同的位置,增加互動。而觀眾除了是「觀眾」外,還有另一個身份-東吳的謀士和將軍,需要在某些情節當中「出謀獻策」。

劇中主要的演員逐一出來介紹自己的角色特點。

在開始演出前,劇中主要的演員逐一出來介紹自己的角色特點,讓謀士們先了解敵我雙方的實力。

「周瑜機智聰明,佢諗到啲計謀,在劇中你哋就會睇到。唔好嘅係佢非常之陰險,曾經喺草船借箭時想殺咗諸葛亮……」

「諸葛亮好聰明,喺草船借箭中,用計謀瞞得過曹操,令佢喺三更半夜射咗10萬支箭……」

「我黃蓋百戰百勝,夠膽頂撞周瑜,就知係計謀,請大家拭目以待……」

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強項。了解過人物背景後,眾謀士和將軍就正式參與由周瑜召開的軍事會議。
 

+4
飾演黃蓋的李思洋(左),演技非常出色,粗獷的聲線加上令人懾服的霸氣,令人完全猜不到原來她是位女孩子。

要斬嗎?黃蓋施展苦肉計

一開始,周瑜命令一眾將領齊集,命令他們要準備三個的糧食,以攻打曹操。此時,黃蓋就站出來指即使三十個月也不一定能打敗曹軍。黃蓋此舉觸怒了周瑜,就在他決定要將黃蓋「斬立決」時,主持人就出來請謀士觀眾討論如何勸服周瑜。謀士們反應熱烈,紛紛提出建議:

「黃蓋經歷三朝,好有經驗,斬咗佢會減弱我方實力!」

「而家我軍實力較弱,殺咗佢會影響軍心!」

最終,周瑜不殺黃蓋,但痛打他一百棍。這個,就是為日後令曹操真心相信黃蓋投降於他而鋪排的「苦肉計」。

之後,身為黃蓋好友的闞澤毫自告奮勇,到曹營傳遞黃蓋的投降信,謀士們亦要跟隨他進入敵方陣營。闞澤喬裝成漁夫潛入曹營,被曹操識破後仍面不改容,一番妙言就讓曹操相信了詐降書。不過曹操為人疑心重,主持人再次請謀士們出口襄助,說服曹放下戒心。

+1
手執戰船,配上紅袖子,學生上演一場「火燒連環船」。

自製戰船 上演「火燒連環船」

故事來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問:STEM的元素在哪?劇情說到曹操派說客蔣幹到江東打聽打聽,無意間遇到有「鳳雛」之稱的龐統。俗語有云:「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遇到如此奇才,蔣幹立刻請他到曹營助曹操一臂之力。豈知,這一臂之力,就騙了曹操用鐵環連起戰船,促成日後的「火燒連環船」。

在這幕「連環計」和「借東風」,演員們拿起一艘艘自製的戰船外,配上他們的紅袖子,上演最後火燒連環船,東吳大挫曹軍的一幕。STEM的元素亦就此出現。除了演出要用的戰船外,各六年班學生都要運用科學原理製作自己的船隻,然後進行比賽。

為了切合「火燒連環船」的主題,當船隻碰到比賽終點時,整排戰船會亮起紅燈。

從製船學習科學原理

飾演周瑜的張文昊指,故事中諸葛亮借東風成功火燒連環船,當中的風力原理其實就可用於STEM之中,「STEM嘅船又係用風力推動,而我轉一轉風帆嘅方向佢真係會轉方向行駛。」

製作戰船非常有心得的張錦濤和黃穎妍就指,戰船的物料使用會配合《三國演義》的主題,當中學到的科學原理包括有反作用力、作用力和閉合電路。而要令船航行得快而直的技巧,就是要確保船的兩邊重量要平均,船頭呈三角形。

+2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中文科科主任陳岳豐指,希望做到全民參與和傳承

全民參與 達致傳承

整套劇的台前幕後人員都由六年班同學擔任,中文科科主任陳岳豐指,希望做到全民參與;而五年班學生做觀眾,是一種傳承,「五年班同學既係觀眾,又係劇中嘅謀士,要參與套劇之中,下年就由佢哋做。」雖然一至四年班的同學未能觀賞,但學校在演出前安排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演員在校園電視台錄製了自拍影片,介紹自己的角色;在不同的活動中亦有小環節讓他們演出一小段該角色最精彩的故事內容。而在演出後,全校同學亦會投票選出最喜愛的角色。陳主任以「撒種」作為比喻,「即使低年班嘅同學未有能力閱讀三國演義,都會對呢個中國名著有印象,升上高年班、有機會參與戲劇演出時更得心應手。」

STEM+中文科=STREAM

其實學校去年已經開始這個活動,以「草船借箭」作表演劇目,今年就跟香港話劇團,以及商務印書館教育學院合作,演出「火燒連環船」。校長張偉菁指,最初的目的是要為學生打好中文科的底子,「知道文言文係學生升中後,要面對嘅其中一個好大嘅困難,我們就想喺小學階段為佢哋打打基礎,令佢哋覺得文言文唔係咁難。」而學校在STEM活動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就想試試將STEM和中文科融合。而STEM加入中國文學的元素後,除了成為STEAM(A=Arts),校長更指可以成為STREAM(R=Reading),「搵到吸引嘅故事後,學生就會有興趣睇。開頭先睇白話文,之後老師就會教文言文嘅章節,以及章回小說嘅特色。」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張偉菁指,活動的目的是要為學生打好中文科的底子。

另外,張校長指這個活動其實是融入於學校的校本課程當中,「中文科課程以文體做出發點,活動融入於文言文以及戲劇嘅單元之中,老師照教。而做船學到嘅閉合電路、作用力、反作用力,都係常識科中其中一個單元,唔駛額外撥時間出嚟教。」回看去年的經驗,陳主任指學生對《三國演義》的故事的確有更深入的認識,對學習文學有更濃厚的興趣,多借了書籍,希望透過活動引領學生繼續看其他中國名著。

除了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學校今年亦邀請了另外3間小學一起參與活動。他們會先個別在自己的學校表演,然後將會於5月左右舉行聯校演出,但表演模式會稍作修改,不會以「遊走劇場」的模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