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完全唔接觸電子奶嘴一定沒有錯?│Sci Papa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千祈唔好俾佢用!」「電子奶嘴,不可一不可再。」
筆者其實都很糾結,有時亦會反問自己,電子產品真的只是糖衣毒藥?對成年人而言,電子產品其實可以改善生活啊!
【編按:作者為Sci Papa】

像筆者寫稿時,有智能電話就可以去到哪寫到哪,還可以不停獲得新資訊及靈感;在外地工作時,智能電話或平版電腦更成為筆者與家人溝通的重要工具。比起只有電腦的年代,筆者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幾倍有多;比起只有書信的年代,筆者與家人的距離亦縮減了不少。

但現今科技發展,父母自己受惠於電子產品的發達時,卻又很怕電子產品為子女帶來壞影響,甚至有父母完全不讓小孩接觸這些產品,更覺得子女能與電子產品絕緣,是一個風光偉業。「幾多歲前,佢無用過電話;幾多歲前,佢無見過iPad。」這真的是好嗎?老實說,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電子產品未必為兒童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兒科學院的建議指出,小孩18個月後就可透過電子產品來學習變得更有效。當然,建議有著墨於兩個重點,一是時間的限制,二是父母的參與度。建議指出父母必須與小孩「一同使用」,並「了解清楚」小孩使用電子產品來做什麼事情。2至5歲小孩使用電子產品的建議亦一樣,重點是時限及父母的參與度!

而一個美國的一個小型研究亦發現,2歲小孩用電子產品打機未必是問題,反而是父母在當中有沒有做好「家長指引」的角色才是重點。父母如果只是送上電子產品供小孩自己使用,而自己卻沒有參與其中,那麼電子產品對小孩的壞影響就會變得明顯。

(VCG圖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智能電話及電子產品其實只是一個工具,父母有否把小孩與電子產品隔絕也許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有否積極參與,引導小孩如何有限制地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作為父母,只把「不讓孩子接觸」定為教養目標,又是否真的「一定無錯」?

參考資料:
1.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8-04-video-games-toddlersif-mom-dad.html

2.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recommendations-for-childrens-media-use.aspx

 

Sci Papa (專頁:Scientific Papa

喜歡科學,但更喜歡老婆跟女兒。覺得科研跟「湊女」都是要有極度的耐性,不怕失敗,還要懂得自我反思後用不同方法再嘗試!將育兒及科學融合,期望伴著女兒走一條快樂的成長路。

更多文章:【親子共讀】兒童閱讀分不同階段 菜姨姨:3-6歲學習品德最重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