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打唔知溝通好】打架有益?!│學前教育顧問Vienn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家中兩位『王子』經常因小事爭執,繼而大打出手!丈夫亦埋怨為何未有好好管教,令家中戰雲密佈……」
有幸與閨密共晉晚餐,她透露為此懊惱不已!
大概很多家長都為小孩經常打架而懊惱,但有沒有過如能提供適當的協助和引導,打架也能是訓練社交的機會?
【編按:作者為學前教育顧問程詠嫻 Vienn】

(VCG圖片)

筆者亦育有兩兒,現已八歲及十二歲。他們也因各式各樣理由爆發戰爭:爭奪零食、玩具,又或因為無聊──你打我一拳,我便「回敬」踹你二腳方可罷休!比武擂台亦順手拈來——家中、餐廳、公共交通工具……我們一家四口曾到寶島自駕遊,我與丈夫在前座一面駕車,一面觀看窗外景色,他們卻無聲無息在後座「拳來腳往」,為的只是——爭用電話拍照!

小朋友聚首一堂難免有互動,家長也樂見他們之間正面往來。可是人與人相處免不了會意見不合,成年人通常傾向理性解決,例如以語言協商或交涉等。小朋友呢?根據兒童發展階段,特別是六歲以下的兒童──當意見不合時,他們往往會從自身角度出發,較少顧及他人感受;再者小朋友的詞彙可能不足,因此亦會詞不達意,又或因詞彙運用不夠純熟而有口難言時,聲調會逐漸提高,速度亦漸漸加快,因而也有機會「口窒窒」,情緒變得越來越高漲,最後更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大叫大嚷,衝向對方,大打出手!這就是筆者常常掛於嘴邊的「理智線」斷裂,小朋友打架也就是這樣練成的!

跟大部分家長一樣,筆者是一位傳統的母親——視打架為不光采,因此到最後還是要「出手」干涉。怎處理呢?就是要求他們兄弟二人面對面敘述事件──由哥哥先發言,然後筆者會立即詢問弟弟是否同意哥哥所言,如不同意,就交由他講述自己的觀點,之後再嘗試得到哥哥的認同,如此類推……直至雙方都滿意對方的陳述為止。

(VCG圖片)

這個方法主要訓練他們如何陳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提升記憶力、邏輯思維及表達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訓練兒子學會彼此尊重──要聽清楚明白對方的陳述,經過思考後才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最後,當然是要他們學會尊重結果──當事情水落石出時,自知理虧的一方要學習坦然承認事實並向對方道歉。

在成人的協助和引導下,上述做法的好處是讓兒童學習客觀陳述事情並表達感受,並積極聆聽與溝通以澄清誤解,還可以提升解決問題和抑制衝動的能力。說真的,兄弟姐妹間爭執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家長如何讓他們透過處理爭執,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規則,讓打架變得「有益」!

啟程兒童發展協會名譽學前教育顧問程詠嫻。

程詠嫻 Vienn
客席講師﹝幼兒教育﹞、名譽學前教育顧問、資深特殊幼兒導師及半職媽媽;因此希望以個人的專業知識及所見所聞,再加上多年臨床及育兒經驗,與大家坦誠分享及交流!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