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想小朋友快樂成長有何妙法?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小朋友的成長過程為父母、孩子帶來不少歡樂,也難免有令人束手無策的情況。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和孩子一起愉快成長?創辦另類共學團「香港共學共養園地」的社工媽媽何珈燕(Natalie)認為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小朋友互相了解最為關鍵。
攝影:鄭子峰

本身為註冊社工的Natalie因工作需要接觸不少家長,有感香港現有的教育制度未能滿足一般家長對另類教育的需要,故在2017年舉辦香港共養共學園地。園地每星期二、三、四上三小時的「課堂」。每堂只有一個任務:盡情享受自己。課堂首小時孩子只在園地中的沙池遊玩,畫畫;第二小時則是課堂分享時間,透過不同集體活動讓孩子表達感受。課堂第三個小時則是用餐時間,有些家長間中會自備飯盒,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進餐。

了解孩子需要為成長關鍵之一

有件事Natalie印象十分深刻,當時有一個就讀幼稚園N班的孩子非常討厭上學,更會做出攻擊性行為,令家長相當無助。他初到園地時,依然每日和同學打架。半年過去,小朋友情緒變得穩定,不再隨意攻擊他人,讓Natalie和家長都相當欣慰。Natalie分析指,案例中的孩子其實不喜歡和家長分離,且性格好動。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實是因為之前的教育無法滿足孩子需要,若順隨著他的性格給予相應學習活動,慢慢建立安全感,就會發現其實孩子也很願意學習。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和孩子成長

Natalie建議,家長要妥善照顧自己

Natalie亦建議,家長們要學會抽離照顧孩子日常,且平衡、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照顧好自己,對雙方的成長都有所幫助。很多媽媽生孩子以後,身體受荷爾蒙驅使,不自主犧牲所有時間去照顧小朋友。聽來合理,但長遠而言,媽媽很容易精神過勞,脾氣變差,營造了一個負面的成長氛圍,造成反效果。Natalie因此強調,為孩子勞心勞力的同時,也「起碼要照顧好自己。」

一起自然遊樂竅妙在於互相了解

Natalie認為,家長小朋友互相了解非常重要。

「如果你要和小朋友成長,先別想用什麽手法讓他聽話,而是張開你心裏的眼睛,了解這個小朋友的想法、當下的感受」Natalie如是説。隨著時代的變遷,上一代動輒打罵的相處方式已經改變,慢慢地由獎罰制度這類較溫柔的方式取代。然而新方法只是表面上的轉變,背後動機都不過是為了控制、馴服小朋友,沒有實際教育意義。Natalie舉例,孩子和朋輩打架,家長一般只會用「不許打架」之類的話語加以制止。這也許能暫時中止爭執行為,卻對孩子成長毫無幫助。事實上,家長要在糾正孩子的同時,也要剖白内心想法,孩子才會明白箇中道理。

Natalie最後提醒大家,教育必須以雙方互相了解為基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故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相互了解猶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