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諾小學疑爆校園欺凌 點知孩子被欺凌?家長要留意6大特徵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近日疑爆校園欺凌,一名10歲女童被捕。有心理學家指,不論是被欺凌者還是目擊者,校園欺凌除了影響學習環境,亦會造成心理影響。曾受過暴力對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變成施襲者。家長可如何及早察覺異樣,避免悲劇發生?

近日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疑爆校園欺凌,一名小五學生疑被同級另一名學生欺凌致受傷,該名女童家長指學校未有適當處理。警方於7月18日以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拘捕一名10歲女童。她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按圖即睇校園欺凌6大特徵

+2

影響情緒、行為表現

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表示,若孩子在校遭受校園欺凌,分別會在情緒、行為、精神及肉體上出現表徵。在情緒方面,會經常擔心、害怕、哭泣。「同你講唔想返學、唔夠膽返學,對人唔信任、難以建立人際關係。」

行為改變方面,孩子會有焦慮的小動作,如「搣手指甲、搣頭髮、捽手」。對年紀較小的幼兒或初小學生來說,則會出現行為倒退,例如「明明戒咗片,又突然賴尿。」

精神層面上,則會影響專注力、學習能力。「集中唔到精神,處理唔到日常功課。」除此之外,甚至會在身體出現警號,如肚痛、發燒。

旁觀孩子感自責

對被欺凌者而言,長遠來說會造成創傷後遺症。「安全感、自信心低啲,建立唔到人際關係、社交焦慮,甚至演變成情緒病。受過暴力對待嘅小朋友,長大後亦有大啲機會演變成施襲者。」

他補充,在校園範圍發生欺凌事件,對目擊事件的孩子來說,亦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影響。「短期會有驚、擔心、喊等嘅焦慮情緒,甚至會感到內疚、自責。另一方面,當見到欺凌者冇後果,亦可能演變成施襲者。」

留意會否欲言又止

程衞強建議,家長不妨多與孩子閒談,唯不是以「問話式」作出提問。「唔係『今日學校發生咩事,快啲講』,而可能係父母先分享下自己公司嘅事,再邀請小朋友分享。由細到大建立咗呢個溝通方式,小朋友會更願意同家長分享。」

他提醒,受欺凌的孩子或會擔心分享事件後,會衍生其他後果,例如「欺凌者會唔會蝦得我勁啲?」,若留意到孩子欲言又止,又有其他行為情緒問題,宜向學校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