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以多元好玩活動 為學生裝備自己迎未來挑戰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有兩位同學代表香港出席「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憑藉協助殘疾人士演奏音樂的應用程式,獲取銀獎殊榮,更獲得香港科技發展局致函嘉許。學校隨即開展「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計劃,當中的「迎曦學院」更為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活動,劉振鴻校長表示希望藉此建立良好師生關係之餘,更讓學生喜歡返學:「學校死氣沉沉,學生返到嚟都唔開心,你無可能做好間學校。」
攝影:黃寶瑩

2020-2023學年開展「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計劃,希望在校本課程中構建「迎曦學院」。「迎曦」寓意學生在黎明來臨前,好好裝備自己,便可在晨曦來臨時迎接璀璨的人生。來到第二年,學校為迎合不同學生需要,在學校設立電競的模擬飛行和汽車駕駛室,邀請現任電競選手的畢業生回來跟學生分享心得,校長劉振鴻說:「透過活動,亦可讓學生初步認識到飛行知識、汽車組件,對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也是一個訓練。在學生中三時可達到一定程度,學校更會推薦他們參加澳洲的飛行訓練。」

+17

校園生活多姿多采

從事教育界多年的劉校長也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他坦言在教學經驗中得悉,如果學生「唔黐」學校,變相會「黐出面」,為了要拉近學校與學生之距離,建立愉快校園是重要的,「返學不單是中、英、數、Phy、Chem、Bio,社會不是這樣的,要令學生愛這間學校,令他們開心返學是最重要,由他們進入校園一刻已經感受到,如果學校死氣沉沉,學生回來都不開心,你沒可能做好間學校。」

「迎曦學院」的活動十分多元化,有以培養學生的海洋保育理念「海之戀」、讓學生動手耕種,感受當農夫的體驗的「余中森友會」、讓學生通過當動物義工來思考人類和動物生命的平等意義的「動物戰隊」、及以行山為主題的「余在野」等,活動背後有著深層的教育義意。

+8

讓老師熱愛帶活動

而為了讓老師在推行活動時更得心應手,老師可按個人興趣定立活動,大前提是要緊扣學校定立希望幫學生建立的核心價值:責任感、自律、具備創意和堅毅,劉校長說:「老師有興趣又扣到個核心價值,便可向學校申請資源撥款。如果由我指定要求老師帶這個那個活動,老師當然會帶,但會是『帶咗』,不是『帶好』。相反有老師說他的興趣是行山,他想帶學生行山,結果,他細緻到連行山裝備都向學生分享,整件事就很截然不同。」

+1

培養未來社會領袖為目標

劉校長說:「學校早前在科技教育發展走得較前,原因是我們很早已看到科技對生活的重要,做校長不可以不知道社會會變成點,也不可以把握不了現在小朋友的特質,科技教育這部份已放手給同事去處理,而未來更重要是『價值教育』,即是學生的自我認同、溝通技巧、適應能力,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否能夠『企得返起身』,學校要幫學生建立自我增值能力、願意去持續學習,如何去追求知識,如何為自己定目標、方向,自己應該點樣行,這些價值是跟你一世。」

但在劉校長心目中,學生沒有最好與最差之分,「學校最重要是有足夠空間給學生發揮,學校當初決定養魚,我讓學生跟金魚街的老闆學習技巧,其中一位當時讀中三的學生,每日都來打理魚缸,去到中六的時DSE成績完全不理想,但現時他在台灣國立海洋大學讀Final year。有一個學生因為搭小巴不懂得叫落車,於是寫出一個App,也獲獎了,現時在美國一間知名大學升學。所有小朋友都可以是最Top,只要找到他自己的方向。他們進入學校時,不會在額頭上刻著自己哪樣是最優秀,學校就是需要給他們提供平台,讓學生除學術之外有其他活動找到自己,也可以舒緩情緒,也藉此建立師生關係。」

+1

「現在是資訊年代,知識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年代。學校需要幫學生在中學時代建立的是應變能力,追求知識的能力,如果學生沒有自我管理與自我規劃這個能力,最後也只是渾渾噩噩過一世。」

+3

給家長的建議

劉校長希望家長要認同自己孩子的獨特性,不要與別人比較,「如果有一日,小朋友拿著70分的試卷回來,最多家長會問:『全班最高、最低幾多分?』如果他說最高是71分,你會好放心;相反如果他說最高是90分,你面色一沉,小朋友都會感覺得到,我建議家長不妨說:『你上次幾多分呀?』、『你有進步!』要鼓勵他比以往的自己進步,你的小朋友是你的,不要和別人比較。要相信你的小朋友在某些方面是有能力,只不過還未發掘到。」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地址:九龍橫頭磡富裕街三號
電話:2336 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