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核心利潤升2% 黃德几︰表現不過不失 睇位吸納

撰文:余秉峰 馬健彰
出版:更新:

屬於基金愛股的維他奶(0345),今日﹙23日﹚中午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的全年業績,撇除一次性收益,核心純利按年增長2%,表現令部分投資者失望。
維他奶業績不似預期,原因是佔集團總收入近半的內地業務,增長因為人幣貶值而顯著受壓,而佔比逾40%的香港業務增長同樣停滯不前。不過,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對維他奶的業績依然「收貨」,認為只要睇實一個指標,仍可以趁機吸納作長線投資。

撇除一次性收益,維他奶純利僅按年增長2%。﹙馬健彰攝﹚

香港收入停滯不前

最新業績顯示,維他奶香港區業務收入持平,錄得經營溢利為3.81億元。

由於香港人口增長始終有限,維他奶在本港的發展遇上樽頸位是意料中事。平情而論,公司近年嘗試推出多款新飲品,以保持增長,例如「飲得到嘅小食」系列等產品,卻被個別網民揶揄「難飲得滯」,未能為銷售額帶來很大的刺激。

維他奶主席羅友禮預計,內地市場佔集團總收入的比例會不斷增加,對於香港市場銷售方面,只能「希望都可以有所增加」。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明言,維他奶香港區業務看不見有大增長的空間,賣出北美業務後,維他奶一定要北上,「內地是一把雙刃劍,增長還要依賴它,但波動性會加大。」

為吸引本地消費者,維他奶近年推出「港式」飲料系列。﹙維他奶 facebook﹚

受人仔貶值拖累 內地表現不似預期

至於中國市場,維他奶早在2014年第三季宣布,豪擲5億元人民幣到內地武漢興建新廠房,希望透過加大內地分公司的生產力,令內地業務長遠自給自足,加上在當年11月公布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內地營業額首次超過香港營業額,更鞏固了管理層的想法,視內地市場為主業務。

與此同時,投資者也相信維他奶的「中國夢」,預期未來增長速度加快,願意給予它一個相當高的估值,以最新的每股盈利推算,維他奶的市盈率高達27.5倍。

不過,最新業績顯示,內地市場的增長未算十分高速。被視為「增長動力」、佔總收入的49%的內地業務收入,計及人民幣匯率貶值拖累,增長率變相減少6個百分點,最終按年增長11%至26.66億港元。

黃德几認為維他奶業績「okay」,估值合理。﹙YouTube截圖﹚

黃德几:勝在負債比率低 候低位吸納

整體而言,中國業務增長11%,加上期內佔總收入約40.4%的香港業務沒有增長,澳洲、新西蘭及新加坡區業務又沒有突出的表現等因素,令總收入按年跌2.6%至54.06億元,期內撇除一次性收益後的純利,只增長2%。如果計及出售北美業務,整體盈利則增長16%至6.18億元

不過,黃德几指出,在激烈競爭及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維他奶的業績已屬「okay」,估值不錯,「毛利仍比較高,EBITA亦不算差,兼且負債比率十分健康。」加上維他奶的股價波動性不強,例如今日股價一度下跌3%,午後亦慢慢爬升,最終僅錄得微跌,他建議投資者在維他奶股價回落至50天線附近時,可以趁機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