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經濟對話」論壇成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助陣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SIPA)宣佈將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其他學術機構合作,成立一個新的系列學術論壇──「中西經濟對話」,以增進西方對中國政策及其持續融入全球經濟的趨勢的認識,並啟發新的觀點與詮釋方法。

SIPA表示,該論壇將聚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美國財政部長等官員和北大經濟學家, 致力於促進不同理論和循證視角的辯論。論壇將就中國與西方的政策及政策制定方法進行比較,並考慮各國制度設計和政策制定的溢出效應,就各國的選擇對國際間的協調、關係和經濟效應的影響進行評估。

「中西經濟對話」論壇目的之一,是要增進西方社會對中國政策及其持續融入全球經濟大趨勢的認識。 ﹙視覺中國﹚

論壇有機會在香港舉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Merit E Janow稱:「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國際化及其從投資主導模式日益轉變為消費和服務驅動的模式,為辯論和學術研究提供了及時的機會。 SIPA和哥倫比亞大學有悠久的中國研究及與中國學術和其他機構合作的歷史。我們非常高興能通過開創這一新舉措而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的關注。」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中心首席顧問、《香港01》創辦人于品海表示:「目前中國與西方對世界的看法正在分化,西方錯誤解讀中國針對經濟發展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的機率越來越高。 『中西經濟對話』將為中西方的學術界提供一個寶貴的交流機會,希望能突破常規模式促進雙方的相互瞭解。」

「中西經濟對話」論壇暫定於明年開始,於中國內地和紐約兩地交替舉辦。被問及論壇會否也在香港舉行,于品海表示:「絕對有可能」。

今年3月哥倫比亞大學曾與清華大學合辦《世界經濟和經濟增長中的國家角色》。左二為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右一為于品海博士。(多維新聞網)

中西經濟學難得「交鋒」

成立於1754年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全球經濟學重鎮之一,過往曾誕生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包括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illiam Vickrey、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A‧Mundel、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E‧Stiglitz和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dmund S. Phelps。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中心主任是林毅夫,林毅夫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是中外最知名的中國經濟學者之一,他以研究發展中國家的成敗經驗推展出的「新結構經濟學」,被認為是其中一種能較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發展情況的理論。去年初,作為內地經濟學界的「政策派」代表人物的林毅夫與「市場派」領軍人物的著名經濟學者張維迎便就產業政策存廢舉行了一場大論戰,引起了不少關注。

「新結構經濟學」強調創建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之間的協同作用,主張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發展中國家應該聚焦於發展根據其要素稟賦所決定的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以形成競爭優勢。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在發展中國家廣受歡迎,波蘭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和發展部部長莫拉維茨基表示,他在制定波蘭的長期發展規劃中,也是從新結構經濟學中汲取靈感。

林毅夫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亦是內地經濟學界的「政策派」代表人物。﹙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