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專訪日本最成功金融初創Moneytree︰Fintech最重要是取得信任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每當問到為什麼香港金融科技(Fintech)落後於內地、為什麼香港電子支付普及率如此低時,不少人都會將原因歸咎於香港保守和重私隱的文化,彷彿阻礙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是一座難以撼動的大山,而我們所能夠做的十分有限。
有沒有方法突破文化限制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訪了比香港還要重私隱和保守的日本,當地有一間金融初創近年成功突破中美歐的壟斷,成為打入畢馬威的全球最有潛力的100個科技初創名單中的惟一一間日本公司。這間日本公司名叫Moneytree,其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Paul Chapman告訴我們,要贏得大眾的信任十分不容易,但還是有法可循。

Moneytree獲日本三大金融集團聯手注資,震驚日本金融科技界。(路透社)

Moneytree是一個會計手機應用(APP),可以將用戶不同的銀行戶口、信用卡積分等資料整合到同一個平台之上,方便用戶管理和監察自己的財政狀況。Moneytree首席執行官Paul Chapman說,按「牌面」看,他們本來不應該成功。但Moneytree最後卻成功在日本打出名堂,更破天荒獲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瑞穗金融、三菱日聯、三井住友)聯手注資,公司現時在日本有200萬用戶,服務今年更擴展至澳洲,被畢馬威選為全球最有潛力的100個科技初創之一,是惟一上榜的日本金融初創。

這個APP的成功在日本可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蹟,第一是因為日本人對金錢是出奇的保守,不但投資在股票和樓市的比例是全球偏低水平,就連網上銀行服務也少用;第二是Moneytree創辦成員大多是外籍人士,亦沒有在日本大公司工作過,欠缺重要的「人脈」。為什麼一向保守的日本人會相信一個來歷不明的金融APP呢?

Moneytree整合了日本各金融機構的資訊,令用戶可輕鬆理財。(Moneytree)

站在巨人的肩膀    贏得「信任」

如何戰勝保守文化獲得成功,Paul分享,贏得第一個「信任」的來源十分重要。Moneytree 2012年成立並推出iPhone應用,當時除美國矽谷外,類似的會計類手機應用十分少見,品質優秀的就更少了,於是Moneytree被Apple惠眼看中,先後被選為2013年iPhone日本區非遊戲類最佳手機應用和2014年日本區iPad最佳應用。

被日本的App Store多次在首頁推薦,對原本默默無聞、也沒有一分錢宣傳費的Moneytree來說,意味著井噴式的新下載量。但Paul指,Apple的推薦更重要是引證了Moneytree的質素,因為大家會覺得Apple這間公司產品十分優秀,大家也認為他推薦的東西想必也很優秀。新公司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信任,能夠從大家本已信任的品牌「借來」一點信任,是Moneytree成功的第一步。

Moneytree於日本成立5年多後,仍有不少人來見工時誤以為Moneytree是外國公司。(Moneytree)

善用危機 證明自己

Paul指,他們另一個贏得更多公眾信任的契機是2014年加密程序庫OpenSSL出現名為「心臟出血」(Heartbleed)的網路史上最嚴重安全漏洞之一,令全球近半網站的伺服器資料,包括用戶名稱、密碼或其他敏感資料都很容易被竊取。

「當年外地的媒體全部大篇幅報道,但日本卻幾乎完全無人提及,我並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不想令太多人注意到這個事故。在知道這事故後半個小時內,我們已經將系統關閉,並向客戶詳細解釋整個事態,但與此同時,其他銀行或競爭對手卻扮沒有事情發生,甚至謊稱問題已被處理。」Paul說。

2014年的Heartbleed網絡安全事故,引起全球關注,但在日本卻被「冷處理」。(路透社)

誠實地向用戶匯報危機於當時引起了些反彈,部份用戶誤以為是Moneytree出現安全漏洞,他們要逐一跟這些誤解的用戶解釋。但長遠來看,Moneytree開誠佈公的策略取得了大成功,後來一個日本知名科技寫手便撰文點名稱讚Moneytree,批評日本科技界,質疑為什麼發生這麼嚴重的網絡安全事故,整個日本都彷似充耳不聞,只有Moneytree這間公司提及這個問題呢?

「之後每當有人問我關於系統安全性的問題時,我都會舉這個例子回答他,因為最重要的不是用了多少工具去確保安全,而是當真的有問題發生時,公司的安全慣例是怎樣?公司透明度是怎樣?」Paul強調。

Moneytree創辦人Paul Chapman在訪問中,說了逾20次「信任」。(何敬熹攝)

協助別人取得成功

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也是十分重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中說:「真心想完成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來幫忙」,但現實又哪會這麼理想當然。在競爭劇烈的商界,對銀行來說,新冒起的金融科技公司亦敵亦友,不少都是潛在競爭者,隨時會搶去他們市場,所以跟他們的合作,不得不萬分審慎。

所以Paul反覆強調,Moneytree的角色十分清晰,不是要帶來「破壞性創新」,去取代銀行,而是要互相合作,令銀行提供更好的服務。他解釋,像是Facebook和Google要建基於電訊商提供服務一樣,Moneytree也是建基於現有的銀行系統去提供新的服務給市民。「而有些說要取代銀行的金融初創公司,可能對銀行來說,則不是那麼好的合作伙伴了。」Paul劃清關係似的說。

Moneytree網頁上清楚列出多家日本知名企業都是他們的合作伙伴和客戶。(Moneytree)

談合作的路並非一帆風順的,他憶述,最初日本的銀行都不明白他們在做甚麼,覺得Moneytree只是「玩具」,但過了一段時間,隨著愈來愈多用戶使用Moneytree,部份銀行開始嘗試跟他們合作。Moneytree破天荒獲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瑞穗金融、三菱日聯、三井住友)聯手注資後,亦觸發更多銀行跟進,考慮向Moneytree注資和對他們開放應用程序接口(API)。

Paul表示,香港跟日本的情況十分類似,歷史悠久的大銀行往往系統古舊,適應不了年輕一代的需要,滙豐跟部份Moneytree的合作銀行有同一問題,便是部份資料只儲存三個月,「如果滙豐跟我們合作,我們可以將紀錄儲存在雲端,提供無限期的紀錄,這些都是金融科技公司有優勢,而對銀行來說可能很貴或很難實行的東西。」Paul說。

Paul認為香港在發展金融科技上有不少優勢。(張浩維攝)

香港發展金融科技有優勢

近年香港不少人都很擔心香港金融科技創新落後,或會令香港本地的市場被其他地方的企業搶走。對此,Paul表示,金融業是其中一個最「在地」的行業,信任和監管都是金融業不可或缺的部份,單是財雄勢大並不足以令金融科技公司攻下別的市場。

他估計,相較互聯網要花上十多年才開始成熟,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料香港還有不少機會可以急起直追。他指,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香港有不少優勢,除了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外,更是處於中國跟西方社會之間,這些「混合」的經驗相信有助香港作出更多的金融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