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匯局:核數師監管獨立於業界 可與主要國際資本市場看齊

撰文:陳嘉碧
出版:更新:

財務匯報局表示,過去10年共處理逾400宗調查和查訊,並完成當中近70宗個案,導政涉事的上市實體的核數師被紀律處分,及上市實體就不遵從會計規定的事宜作出糾正。而已完成調查個案中,最常見的問題包括資產減值、業務合併的會計處理、收益處理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從「自我監管」轉到「獨立監管」

該局亦就最近刊憲的《2018年財務匯報局(修訂)條例草案》表示全面支持。該局行政總裁衛皓民指有關修訂通過後,能使香港核數師監管制度與主要國際資本市場看齊,即是從「自我監管」轉到「獨立監管」,並成為獨立審計監管機構國際論壇(IFIAR)的成員。

他續稱這將令財務匯報局有穩定的資金,以及履行新的職責,填補對海外核數師監管的漏洞,並相信能加強投資者保護,提升審計質量,並建立一套獨立及健全的上市實體核數監管制度。

財務匯報局主席潘祖明則稱,現時全球有45個司法權區,如美國、英國、日本和新加坡等,既是IFIAR的成員,又擁有歐洲委員會監管資格。他指取得雙重認可已是國際規範,若本港亦取得有關認可,其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聲譽將可提升。

財務匯報局行政總裁衛皓民﹙左﹚指,香港核數師監管制度從「自我監管」轉到「獨立監管」後,可與主要國際資本市場看齊。圖中為該局主席潘祖明。﹙陳嘉碧攝﹚

非執業會計師與專業知識可共同存在

對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提倡未來的財務匯報局成員需要包括「執業會計師」,他認為或導致香港未能符合歐洲委員會監管資格。

他指出本港4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超過6成的香港上市公司(約1,300間),並佔總市值超過60%(約20萬億港元),而本港要取得歐洲委員會等效資格,僅可由非執業會計師擔任財務匯報局成員,而其成員須擁有會計及審計專業知識。

他認為會計與審計專業知識和非執業會計師並非互不相容,即非執業會計師在過去3年內沒有參與法定審計、不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或非受僱於會計師事務所或與其有關連的人士。而3年的「冷卻期」非執業會計師可透過專業進修,仍然擁有最新的會計及審計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