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料國企競爭中性原則 有助推進混改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早前表示為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將加快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並考慮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有企業。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短期內難以完全接軌國際間實施的競爭中性原則,但原則破除了制度障礙,有望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競爭中性只為確保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平等競爭,目前已被各國普遍接受,而中國經濟和國企之中,仍有較多的公有制成份,預計實施競爭中性準則過程將較漫長,目前國企混改與競爭中性的目標相符,兩者或將配合推進。

估計未來中國將不會直接營運國企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競爭中性是盡量讓市場決定,在部分競爭性領域,民營經濟將發揮更大作用,國企也將更加市場化,未來中國將不會參與國企的直接營運。

他並預計,中國政府將比照競爭中性原則,提高民營資本在國企中的投資比重,降低或取消部分市場准入管制,在稅收和金融政策上,對市場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