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公投.經濟篇】貌合神離有前因 條約縛不了英國與歐盟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英國雖然是歐盟成員,但並非經濟核心歐元區的成員。﹙路透社﹚

英國、歐盟與歐元區的關係錯綜複雜,背後涉及歷史因素,更有政治及經濟利益,一切要從歐盟前身開始。

三大「共同體」 催生現時的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強冷戰,西歐國家在這種氣氛下,要加強自身實力,於是陸續成立了三大「共同體」,分別為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的「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以及1958年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三大共同體最初成員為法國、西德、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及盧森堡,英國要到1973年才加入。三大「共同體」後來經過訂立各條條約,逐漸結合成現時的歐洲聯盟,也就是歐盟。

歐盟成員國 不等於歐元區成員國

歐盟是一個政治及經濟聯盟,但又不等於歐元區。在歐盟條款中列明,當成員國符合一定資格之後,需要表決加入歐元區。現時只有英國與丹麥兩個符合了歐元區資格,但國內投票之後決定不加入歐元區,仍然使用英鎊和丹麥克朗。而歐元流通前已加入歐盟的瑞典,則因為央行未有訂立相關法案,因此未符合資格加入歐元區,仍然使用瑞典克朗。

而新加入的歐盟成員國,亦不是自動成為歐元使用者,加上近年歐元區經濟轉弱,歐盟新成員使用歐元的意願減弱。例如匈牙利最快要到2020年才使用歐元,波蘭及羅馬尼亞更未有時間表。

現時只有英國與丹麥兩個符合了歐元區資格,但國內投票之後決定不加入歐元區,仍然使用英鎊(左圖起)和丹麥克朗,而不使用歐元。(路透社/Getty Images/資料圖片)

英國憂失去主權 與歐盟保持距離

英國一直與歐元區以致歐盟保持距離,原因有多個方面。第一,英國是歐洲的島國,若與歐陸政治與經濟走得太近,民眾擔心會失去自身特點及主權。BBC就指出,英國將與歐盟訂明,不會與其他歐盟國家成為「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盟」,就是要安撫民眾自主權的憂慮。

歐元區實行以來,成員國大多跟隨德國建議採納緊縮財政政策。但幾年過去,除了德國自己之外,似乎其他歐元區國家經濟未有起色,經濟政策最大的受惠國就只有德國自己。英國作為歐盟之中第二大經濟體,擔憂面對德國為主導的歐陸時會失去政策自主權,是理所當然的事。

每年數十億鎊會費 回報甚微

在經濟上,英國人不滿歐盟在商業上實施過多規定,英國每年向歐盟上繳數十億英鎊會費,但得到的回報甚微。

歐盟成員其中一項重要原則是「遷徙自由」,但英國人想收回邊界控制權,以減少外國人在英國工作的人數。

留歐者:英國貨更易出口外國

不過,支持者則認為,留在歐盟令英國產品更容易銷向歐盟各國。而外國人到英國工作,亦會在英國交稅,支持政府財政開支。同時不少企業支持留歐,因為會令企業更容易調動資金、人員和產品。

既然英國只是歐盟成員,並非經濟核心歐元區的成員,甚至挪威、瑞士都不是歐盟成員,但經濟較歐元區大部份國家更佳,為甚麼外界會說英國脫歐會影響經濟呢?

英國脫歐有可能再次引發蘇格蘭獨立訴求,導致英鎊波動加劇。圖為2014年蘇獨支持者上街呼籲公投撐蘇格蘭獨立。(資料圖片)

若脫歐 大量條款要重新商討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執行董事及高級經濟師Erik Norland就指出,英國失去歐盟席位後,所有事務包括貿易條款,以及在英國居住的數百萬名歐盟國公民待遇,都要從新商討。而英國脫歐更有可能引發蘇格蘭獨立訴求,導致英鎊波動加劇。

英國首相卡梅倫就談及,英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已達成一些協議,若英國公投留在歐盟即可生效。這些協議包括兒童福利、限制移民、打擊假結婚等,萬一脫歐,這些協議要重新談判。

歐盟最擔心 引發成員退出潮

歐盟最擔心的,會是引發成員國退出潮,直接導致歐盟瓦解。Erik Norland表示,希臘等國在經濟壓力未解決,可能會導致歐元大幅波動,並區內經濟不利,更影響成員國信心。現時奧地利、丹麥、法國、荷蘭、瑞典、西班牙等地,極右勢力及疑歐派興起,正是這種背景之下產生的。

目前,英國各大政黨、團體、傳媒已紛紛表態,各有支持和反對的理據,但去與留的實際影響,還沒有人能夠描繪出一幅清晰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