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劉遵義料談判審慎樂觀 貿易順差數年內可消弭

撰文:文顥宗
出版:更新: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於月底訪美,進行貿易談判。中文大學前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認為,美方最關注的貿易逆差問題有望於數年內達致平衡,對雙方達成協議審慎樂觀。

料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有誇大

劉遵義出席論壇活動時指,目前中國對美貿易順差超過3,000億美元,惟數據或經誇大,實際數字僅約1,100億美元,相信只要中國擴大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頁岩油及農產品,兩國貿易於數年內達致平衡難度不大。

至於兩國於知識產權方面爭端,劉遵義認為,目前中國註冊的專利數量已超越美國,隨着經濟繼續發展,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必然不斷提升。他又指,中央近期已放寬外國企業的准入門檻,有望減輕美國對強迫技術轉移的憂慮。

但他強調,中美競爭已演變成長期趨勢,原因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太快,中國GDP於2000年代初期,僅佔同期美國GDP約五分一,惟現已升至三分二,更可能於數年內超越美國。

劉遵義指出,中國作為巨型經濟體,外國出口對其經濟影響已較低。(文顥宗攝)

關稅或拖慢經濟增速1.1百分點

劉遵義認為,中國可承受美國加徵關税對經濟的衝擊。他估計,如果中國出口美國商品減少一半,GDP增長料放緩1.1個百分點,但「可以承受」。

他解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佔GDP比重,由十多年前的8%減至2017年只有3.4%,依賴度正下降中。而且,出口的增加值不高,100元出口其實只創造25元的GDP。中國作為巨型經濟體,外國出口對其經濟影響已較低。

不過他補充,深圳所受影響較大,但他估計亦只會拖累該城市GDP 3個百分點,由增速10%減至6、7%,但尚可「過骨」。

另外,受中美貿易戰,中國股市低迷,但劉指出,中國股市並不反映經濟實況,因為内地股市以散戶為主,平均持股日期只有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