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牛肉是遙遠的記憶? 黃傑龍轉述一個18個月才再體會肉香的故事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今年初疫情爆發後,前往食肆打邊爐或食燒肉的次數,可謂「一隻手數得晒」。當不再打邊爐或食燒肉,食牛肉的頻率自然大減。那麼年內作為牛魔王剋星多少次?說真的並無刻意去記﹑去數,但與雞肉及豬肉相比,品嚐牛肉次數一定遠遠不及。畢竟牛肉並非家中飯枱上常見餸菜,牛肉價格又遠高於豬肉及雞肉,所以食牛肉的數次一定相對為少。不過有人卻一年半內,並無嚐過牛肉滋味。原因不就是個人經濟因素有關。

這是一個來自敘福樓(1978)行政總裁黃傑龍轉述的故事。黃傑龍在其個人Facebook內,提及公司聘用神秘試食員的故事。這位在擔任神秘試食員前﹑失業一名長時間的主人公,向黃傑龍送出的信﹕因經濟問題,過往未曾光顧敘福樓旗下食肆,並且已有一年半未曾食過牛肉。當然亦告訴黃傑龍,前往牛角的分店後,才知和牛是如此美味。

香港作為一個經濟極度發達的城市,當然貧富懸殊相當厲害,可是連一餐牛肉也無法品嚐,未免教人意外。並非以晉惠帝的腔調來說出這一句話,是讓人難以想像得到,原來食牛肉對部份人而言,已是一件奢侈到不堪的事。確實教我等以往去食肆任食打邊爐時,不斷點牛肉最後又無法食用的浪費場面,有一點慚愧。

今次疫情爆發後,香港人不少生活習慣已改變;但更需要改變,應為個人心態及態度。既要學懂不浪費,更要學懂感恩。當下次再食牛肉也好﹑豬肉也好,嘗試一下,細味品嚐那一塊肉﹑那一棵菜時,相信會發現出以往未曾感受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