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宏觀槓桿率攀升至270% 企業部門槓桿加幅最大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佈《2020年度中國槓桿率報吿》(簡稱報吿),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增幅為23.6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2月10日報道,受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多國實施了一系列貨幣寬鬆政策,全球槓桿率大幅抬升,備受市場關注。NIFD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秘書長劉磊表示,「對於中國來說,槓桿率增幅可以說是大而有度,雖然出現上升,但低於2009年的增幅,同時也低於發達經濟體2020年前三季度的增幅。」

從季度來看,2020年,中國槓桿率增幅呈逐季回落態勢,四季度已出現「去槓桿」。《報吿》稱,這充分顯示出,面對疫情,政策當局的擴張與扶持政策仍有節制,不搞「大水漫灌」,給未來發展留有政策餘地;尋求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體現監管定力與剋制以及跨周期調控的意圖。

未來,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仍是一大重任。劉磊稱,按照2020年下半年債務增速分析,預計2021年宏觀槓桿率將在上半年有所下行,從當前的270.1%下降到267%左右,隨後再回升至270%,全年宏觀槓桿率將與上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

整體呈前高後低

《報吿》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四個季度的增幅分別為13.9、7.2、3.6和收縮1.1個百分點。從槓桿率增速上看,第四季度已現「去槓桿」趨勢。

具體而言,2020年第一季度13.9個百分點的增幅是僅低於2009年一季度的歷史次高點,這主要是受企業部門槓桿率攀升影響,該季度企業部門槓桿率大幅上升了9.9個百分點。

到了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增速收窄,上升7.2個百分點,只及一季度增幅的一半左右;而三季度又只及二季度增幅約一半,增幅再度趨緩;直至第四季度,槓桿率增速由正轉負,出現了季度性的槓桿率回落,下降1.1個百分點。

「第四季度名義GDP增速的較快上升是推動宏觀槓桿率出現季節性回落的主要原因。」劉磊說,從驅動因素上看,此前槓桿率出現明顯抬升是受債務增速上升和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但到了第四季度,隨着經濟的逐步復甦,名義GDP按年增速達7.0%,使得該季度槓桿率下降。

全年來看,宏觀槓桿率增速經歷了前高後低的過程,但值得一提的是,劉磊稱,疫情衝擊之下,相比全球市場,中國槓桿率增幅可以說是大而有度。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發達經濟體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273.5%升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304.2%,共上升30.7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從2019年末的186.7%升至三季度末的208.4%,上升21.7個百分點;全球(即全部報吿國家)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241.0%升至三季度末的268.4%,上升27.4個百分點。

「由於大部分國家在2020年下半年遭受疫情衝擊仍然嚴重,預計四季度槓桿率仍會上升。」《報吿》稱。據此,中國2020全年23.6個百分點的增幅,不但低於2009年31.8個百分點的增幅,也低於發達經濟體2020年前三季度30.7個百分點的增幅。與此同時,中國實際GDP增長2.3%,名義GDP增長3.0%,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稱,這充分顯示,面對疫情衝擊,政策當局的擴張與扶持政策仍有節制,不搞「大水漫灌」,尋求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

展望未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穩槓桿仍是一大重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此前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優勢明顯,可能將出現貸款需求較為旺盛、銀行信貸擴張意願增強的現象,從而導致宏觀槓桿率的過快上漲。因此2021年要加大對宏觀槓桿率的關注度。宏觀槓桿率的上升也會對銀行有較大影響,2021年銀行的不良貸款的實際風險或將高於賬面風險。

而基於對未來債務水平和名義GDP的預期,《報吿》預計2021年宏觀槓桿率將在上半年有所下行,從當前的270.1%下降到267%左右,隨後再回升至270%,全年宏觀槓桿率與上年持平甚至會略有下降。

企業部門加槓桿最大

分部門來看,在2020年槓桿率23.6個百分點的增幅中,企業部門貢獻了主要力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了10.4個百分點,從2019年末的151.9%增長至162.3%。

但企業部門的加槓桿主要發生在一季度,該季度企業槓桿率上升了9.9個百分點,而二、三、四季度的增幅則分別為3.4、負0.6和收縮2.3個百分點。可以看到,2020年下半年,企業部門已呈現「去槓桿」的態勢。

這是由於,一方面,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非金融企業的銀行貸款增速放緩,兩個季度按月增速回落至1.5%和1.2%,已經回歸到往年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非金融企業的表外融資繼續下降,四個季度分別下降了1,051億元(人民幣‧下同)、2400億元、3800億元和7600億元,下降的速度仍在加快,且降幅高於2019年。

不過,與「去槓桿」相對的是,企業的銀行存款出現明顯上升,2020年非金融企業的銀行存款從2019年末的62.1萬億元上升至68.8萬億元,增加了6.7萬億元。張曉晶稱,企業存款的上升與貸款及債務的上升趨勢基本一致,主要表現在前兩個季度的躍升上。

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根據國家金融基礎數據庫所顯示的微觀數據,將企業存款上升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使傳統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得到大量資金支持;二是相關項目還沒有全部實施,形成一定的資金沉澱,是項目籌資與投資之間的時間差。

「從這一角度來看,2020年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存款與債務共同增長,存款的增長為未來的支出擴張奠定了基礎。」劉磊稱,「但截至2020年末,企業部門定期存款的增速高於活期存款增速,顯示企業信心恢復尚未到位。」

房貸增長拉動居民槓桿率攀升

除了企業部門外,2020年槓桿率的增長也由中國居民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槓桿率拉動,其中,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了6.1個百分點,從2019年末的56.1%增長至62.2%;政府部門槓桿率上升了7.1個百分點,從2019年末的38.5%增長至45.6%,增幅達歷史最高水平。

單就居民部門來看,居民部門槓桿率增幅較大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影響。數據顯示,在全部居民債務中,佔最大比例的即是居民中長期消費貸款(主要是住房按揭貸款),佔到了全部居民貸款的65%。

《報吿》稱,2020年居民中長期貸款、短期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與GDP之比分別增長了5.6、-1.4和1.9個百分點,房貸成為居民槓桿率上升主因,且增幅高於前幾年的水平。

另與國際相比,中國居民62.2%的槓桿率處於何種水平?劉磊稱,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水平並不算高,仍低於美國和英國的水平,但高於德國。此外,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最大特徵在於近20年來攀升速度較快,從2000年不到5%增長至當前的62.2%,而美英兩國自全球金融危機後都有一個顯著的居民部門去槓桿過程,隨後基本保持穩定。

目前,居民債務風險已被予以關注。中國央行日前在題為《合理評估居民部門債務風險》的專欄中提及,要高度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中國居民部門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宏觀空間也已不大。在中國消費貸款快速擴張過程中,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後所藴含的風險,客戶資質下沉明顯,好倉共債和過度授信問題突出。

還需注意的是,和企業存款出現增長相似,居民2020年存款也出現明顯上升,從2019年末的82.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0年末的93.4萬億元,全年增長了11.3萬億元,按年增長13.8%。張曉晶表示,這一方面反映了居民正常消費需求增速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也增強了金融穩定性,為經濟恢復到正常狀態下的居民消費擴張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