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或停刊 壹傳媒恐失收入主力 專家料增添復牌難度

撰文:黃文琪 翟梓謙
出版:更新:

保安局早前引用《港區國安法》凍結《蘋果日報》﹙《蘋果》﹚3間公司相關資產,行動不但令母公司壹傳媒﹙0282﹚停牌,亦使《蘋果日報》的營運產生問號。最新消息指,壹傳媒董事會通過去信保安局,申請解凍資產,周五﹙25日﹚會決定是否停運《蘋果》。

由於《蘋果》為壹傳媒旗艦刊物,倘其未能繼續營運,意味壹傳媒主營業務將出現問題,恐未能滿足「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並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的上市要求。有分析指,倘《蘋果》停牌,勢增添壹傳媒復牌難度

壹傳媒停牌,旗下《蘋果》3間公司合共1,800萬元資產亦被凍結。最新消息指,壹傳媒董事會決定將死線定於周五(25日),倘保安局未能解封已凍結的資產,公司將欠缺資金營運,當天便會決定是否停運《蘋果》,即《蘋果》周六(26日)出街的報紙有可能是最後一天,《蘋果》動新聞網則亦於周五晚上11時59分結束運作。

本月中,警方國安處拘捕壹傳媒5名高層,指他們涉嫌違反國安法,包括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圖中示)、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及執行總編輯張志偉。(李澤彤攝)

上半財年損收窄 《蘋果日報》訂閱人數達63萬

翻查壹傳媒中期業績,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壹傳媒總收入錄得5.695億元,其中3.03億元來自數碼業務,印刷業務分部則佔2.66億元。期內,政府「補就業」計劃資助涉近3,300萬元,上半年股東應佔虧損為1.44億元,按年收窄53.6%。

上半年,來自主營香港《蘋果》相關業務的分部收入為4.34億元,佔集團整體收入的76%;而在台灣經營《台灣蘋果日報》業務則佔總收入的18%。值得留意的是,管理層今年5月已停止台灣蘋果日報以印刷形式出版,加大重點於台灣的強勁數碼媒體市場。

倘壹傳媒停止經營香港《蘋果》相關業務,未來主要收入恐大受影響,或主要剩餘《台灣蘋果日報》的數碼媒體業務貢獻收入。截至2020年9月底,本港《蘋果》訂閱人數63萬人,網頁顯示訂閱費用每日1.68元,訂閱方面每日收入105.84萬元;而每期平均淨發行量為每日86,189份,《蘋果》每份報紙售價10元,與報攤等拆賬,每份報紙收入約7元,每期發行收入約60.33萬元。意味不計廣告收入,《蘋果日報》每日收入約166.17萬元。

上市公司停牌18個月 可被除牌

《蘋果》本有逾60萬訂閱人數付費支撐,但在官方出招凍結資產下,停刊風險漸增,專家認為,這也令壹傳媒復牌難度提高。

據聯交所《上市規則》規定,倘主板上市的公司未能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或資產,聯交所便可根據指引決定是否能將其停牌或除牌,若主板公司因業務運作或資產問題而致連續停牌18個月,聯交所可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

位於將軍澳的壹傳媒大樓,員工如常上班。(鄧詠中攝)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認為,一間上市公司有資產遭凍結,除了影響日常資金無法周轉,銀行亦不會受理相關賬戶或借錢,更有可能引起「Call Loan」危機,至於外界各種建議的各種「解困」方式,例如用加密貨幣出糧,譚朗蔚認為似乎不太實際。他預計,壹傳媒將會停牌18個月,直至聯交所將其除牌。

壹傳媒停牌前報價0.29元,發行股本逾26.36億元,扣除黎智英、張劍虹等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股份約19.24億股(據公司2020年中期年報權益披露),即「街貨」餘7.12億股。譚朗蔚指出,倘壹傳媒被除牌,意味投資者手上持股將難套現,恐「化為烏有」。

熟悉公司資本操作的市場人士預計,聯交所有機會向壹傳媒發通知,指除非公司於限期內能夠滿足上市條件,否則將會自動除牌。(資料圖片)

料難滿足《上市規則》第13.24條

另一名熟悉上市公司資本操作的市場人士則指,如果壹傳媒主營業務出現重大問題,根據《上市規則》第13.24條,集團能否滿足「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並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已成疑,加上壹傳媒長期虧損,主要依靠大股東注資支撐營運,如今相關管理層更被國安處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公司未來仍有沒有適當人選管理亦成為另一疑問。

該名市場人士直言,「聯交所唔郁係畀面,郁你就大條道理」,他預計聯交所將會向壹傳媒發出通知,除非公司於限期內能夠滿足上市條件,一般為18個月,否則將會自動除牌。但他認為復牌條件幾乎等於重新申請上市,以往鮮有公司成功滿足條件。

至於停牌期間,集團會否被債權人申請清盤,該市場人士則估計大部分債權人或與壹傳媒有良好關係,未必會申請清盤;而銀行一方則會視乎貸款條件,有否列明停牌後多久便要償還貸款,或者將抵押品拍賣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