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潮冷卻因中證監強監管? 審批中概股上市實非鮮事│財經評論

撰文:姚卓然
出版:更新:

本港近期IPO熱潮明顯冷卻,就連大熱的電動車股理想汽車(2015)亦遭冷待,暫時8月份亦只有2間IPO準備上市。新股冷卻,矛頭指向中證監審批中資企業境外上市成監管風險,不過,中概股赴境外上市需獲中證監審批一事卻其實並非新鮮事。

據港交所數據,今年港股首七個月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2,5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65億元上升85%。從下圖可見,IPO熱潮主要出現於年初和半年底左右,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況甚佳,新股趁投資氣氛熾熱上市,個別主題更是當炒。

二是趕及半年或年底的財務結算前招股上市,否則便要更新相關業務和營運數據。如今市況不佳,赴港雙重上市的理想汽車招股反應冷淡,超購僅逾2.3倍,最終發售價為118元,亦較招股價上限150元低逾兩成,並將於周四(12日)掛牌。

另外,中國監管風險亦成了新股上市的一大攔阻。路透旗下IFR報道,投資者要求網易雲音樂以一個「非常低」的估值上市,以反映監管風險,最終網易雲音樂決定押後掛牌。公司8月1通過聆訊,上周完成上市前推介,市場原本估計今周開始招股,集資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港股首七個月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2,5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65億元上升85%。

中資企業赴境外上市本須得到中證監批准

昨日據《彭博》報道,微醫正接受港交所對其數據治理的詢問,要求數據處理方式須符合內地規定,微醫一直與中國監管當局溝通,正設法提供書面紀錄,證明符合監管要求。公司已於4月1日上載初步招股書,惟久久未通過港交所聆訊。

消息指,微醫原本計劃最快9月在港上市,集資金額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現時進度要視乎港交所是否批准及當下市況,截至去年底,微醫平台累計註冊用戶約2.2億。微醫拒就報道置評。

事實上,中資企業到境外上市,如到香港或美國上市,均需通過中證監審查,而這是自2015年5月22日後便一直進行如此程序,實在無需大驚少怪,亦無須對監管存過多幻想。

中證監於2015年5月22日發布《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開股票及上市(包括增發)審核工作流程》,依法對境內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及境外增發兩項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核。(資料來源:中證監)

中證監於2015年5月22日發布《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開股票及上市(包括增發)審核工作流程》,依法對境內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及境外增發兩項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核。(資料來源:中證監)

中資企業赴境外上市,中國證監會受理部門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證監會令第66號)和《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160號)、《境內企業申請到香港創業板上市審批與監管指引》(經國務院批准 證監會發布 證監發行字[1999]126號)、《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證監會公告[2012]45號)等規定的要求,依法受理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並上市及境外增發行政許可申請文件,並按程序轉國際合作部。另外,境外增發與境外首次公開並列上市的審核流程一致。

這意味中資企業赴港上市均需得到中證監批准。故此,市場亦不需要過於驚弓之鳥,一聽到要獲中證監審批而大為驚慌。